首页 亚马逊运营 亚马逊 “买家评论” 功能永久停用 “超级转化标签”上线

亚马逊 “买家评论” 功能永久停用 “超级转化标签”上线

亚马逊官方近日发布通知,明确表示将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完全弃用 “买家评论” 功能

亚马逊 “买家评论” 功能永久停用

亚马逊官方近日发布通知,明确表示将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完全弃用 “买家评论” 功能。

虽然亚马逊官方并未给出详尽的解释,但从行业发展趋势和平台自身战略调整的角度来看,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随着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竞争的不断加剧,消费者对于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对购物过程中的互动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多期待。亚马逊可能希望通过整合资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打造更优质、更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中。

而 “买家评论” 功能在数据呈现和分析方面可能逐渐无法满足平台对于大数据精准分析和深度挖掘的需求,于是,平台决定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核心功能整合到 “买家之声”(Voice of the Customer)仪表板中。

“买家之声” 作为替代 “买家评论” 的新工具,目前位于亚马逊卖家平台的 “绩效” 模块下。与 “买家评论” 功能相比,它的定位和功能有了较大的变化。在数据呈现方面,“买家之声” 不再像 “买家评论” 那样直接展示具体的好评和差评内容,而是侧重于提供整体的数据分析。

它将商品的满意度划分为 “极好”“良好”“一般”“不合格”“极差” 等几个等级,通过这种宏观的方式让卖家对店铺商品在消费者心中的整体印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对于卖家而言,仅仅知道商品的满意度等级远远不够,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直观地看到买家具体的反馈和意见,也就难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问题出在哪里。

“买家之声” 目前尚未保留与差评买家直接沟通的渠道。在过去,通过 “买家评论” 功能,卖家能够及时与给出差评的买家取得联系,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并积极协商解决方案。而现在,这条重要的沟通桥梁被切断了,卖家失去了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这对于店铺的口碑维护和长期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亚马逊“超级转化标签”上线

当你打开亚马逊搜索页面时,会发现部分产品的评分上方多了一个标志,这就是Rufus生成的“AI智能评论提炼”——它会根据买家的高频评价,自动生成一句简洁有力的产品亮点总结。

例如,一款耳机如果在评论中多次被提及“降噪效果好”,那么Rufus会在其评分上方展示“因出色的降噪性能而广受好评”等提示。这个位置不仅显眼,而且大大缩短了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提高了点击-购买的转化效率。

为什么这是卖家的“弯道超车”机会?

Rufus标签的位置极其显眼,通常出现在产品主图下方,是消费者浏览时最容易注意到的区域。相较于烧钱的广告位,Rufus标签可带来稳定、真实、高质量的自然流量,是提升转化率、优化关键词排名的“性价比之王”。

但并非所有产品都能获得Rufus推荐

系统会优先挑选具备以下特征的Listing

  • 高质量的QA问答:包含关键词、真实的消费者疑问与解答。
  • 评论中的AI总结价值高:强调产品核心卖点。
  • Review内容优质且具有针对性:可通过好评引导用户评论具体优点。
  • 这些内容一旦被Rufus系统识别并提炼展示,产品在搜索页的吸引力将成倍提升。

如何获得Rufus推荐?

核心因素:QA + REVIEW + 卖点布局

  • 高质量问答(QA):聚焦关键词、痛点和使用场景,增强搜索匹配。
  • 评论中的AI总结(REVIEW):可以“人为引导”——通过好评引导,主动强化产品亮点,如“轻便”“降噪好”“性价比高”等。
  • 产品卖点明确:在主图、标题、五点描述中精准提炼核心卖点,便于AI抓取关键词。

经过大量测试,只要把握好这三个环节,就能显著提升Rufus推荐几率,从而带来可观的转化增长!

Rufus正在成为趋势

据平台数据显示,在美国,特别是Prime Day大促期间,年轻消费者中使用Rufus功能的比例暴涨。这种趋势说明:AI辅助购物正在成为主流习惯。

对卖家而言,与其一味砸广告,不如顺势借力Rufus,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转化标签”。

亚马逊类目排名恢复显示

在消失了将近一个月之后,亚马逊的BSR类目排名又回来了

在这次调整中,亚马逊规定,仅对小类目排名前 100 的商品展示其大类与小类排名;一旦商品在小类目中的排名掉出前100,无论是大类还是小类排名,都会在前台和卖家后台同时“隐身”!

该显示机制尚处于测试阶段,目前仅在部分买家账号中可见,不同买家看到的页面布局可能存在差异,大多数买家账号看到的排名位置依旧保持原样。

原本排名位于页面底部,消费者若非特意查找,很难注意到;如今与商品关键信息并列展示,消费者在浏览商品时,排名信息会第一时间映入眼帘,成为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亚马逊美国站FBA包装尺寸放宽至36英寸

亚马逊美国站刚刚发布重磅通知:FBA物流订单的最大包装箱长度限制从25英寸(63.5cm)正式放宽至36英寸(91.44cm)!这一调整直接将尺寸上限提升44%,堪称近年来针对大件商品卖家最友好的政策变动!

三大核心利好:大件卖家的成本“双减”时代

1. 运输成本直降30%+:告别拆分发货的冤枉钱

旧规困境:一张1.8米的沙发框架,因箱长超25英寸,被迫拆分成扶手/靠背/底座3个包裹发货,产生3倍头程运费+3次亚马逊配送费

新规优势:36英寸箱长可容纳完整框架,单箱发货直接节省66%的分段运输成本。以美国站标准配送费为例,单票大件订单可省$15-$30

2. 仓储成本锐减:合并库存=减少仓储费+管理费

过去因拆分发货导致同一商品分散在3个SKU,每月产生$200+仓储费;现在整箱发货可集中存储,仓储费立减2/3

某家具卖家实测:100个沙发订单采用新规包装后,季度仓储成本从$6,000降至$2,200,降幅达63%

3. 运营效率提升:订单处理时间缩短50%

拆分发货需人工核对零件、打印多份标签,单订单处理耗时15分钟;整箱发货仅需5分钟完成打包

亚马逊要向中国税局同步销售数据了

2025年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第15号公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在跨境电商圈引发巨大关注。核心变化是什么?所有在海外平台开店的中国大陆企业卖家,都将被纳入税务信息监管,平台必须向中国税局定期报送涉税数据。

一、谁会受影响?

只要通过大陆公司身份在境外平台开店,店铺数据,平台都必须收集并定期报送给中国税局。

平台具体报送的责任分为三种:

  • 有境内团队并持证(如亚马逊中国):由相关中国子公司报送。
  • 有团队但未持证(如部分日韩平台):由国内的实际运营公司报送。
  • 没有国内团队:平台要指定中国境内代理人报送数据。

二、报送内容都有哪些?

  • 身份信息:企业名称、统一信用代码、地址、店铺信息、联系人等。
  • 经营/收入数据:每个自然季度,平台都报送你的收入总额(未扣佣金)、退款金额、服务费扣点、订单数量等

三、不报送平台有何后果?

平台如果不按要求及时、完整地报送,将承担严厉责任:

  • 首次责令限期整改;
  • 逾期不改最高罚10万元,情节严重者甚至关停中国运营团队,罚款高达50万元!

四、卖家应如何应对?

立即梳理自身所有店铺收入流水,确保和公司账务申报一致。不清楚部分、账外收款的店,及早补救处理。提前筹划合规缴税路径,主动咨询第三方税务师或会计,合理规划纳税方案;

合理利用政策,让收入可以顺畅回流国内且依法扣除成本费用、享受优惠政策。

重点关注政策细则和首次报送时间节点

  • 2025年7月首次上报平台主体基本信息;
  • 2025年10月需报送8-9月的经营流水和身份资料。
  • 注意:目前这个政策针对是平台,要求平台同步数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啊你绝对不知道

微信公众号:啊你绝对不知道, 这里每天都会更新一些跨境电商实时动态。 卖家经验交流,跨境平台动态研究, 曝光销售技巧,转化技巧,站外引流的方法, 这里有跨境电商同行伙伴的集体智慧!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推荐

跨境电商平台要向税局申报数据了,三步稳过税务关

平台经济税收监管迎来历史性转折!国务院法规+税务总局细则接连落地,编织了一张覆盖境内境外、穿透平台、直达个体的“全透明”税网

独家揭秘!7 个小细节让你的亚马逊 ACC 效果翻倍

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使用 ACC(Amazon Creator Connections),但真正能通过这个平台实现销量增长的卖家却寥寥无几

独家揭秘!7 个小细节让你的亚马逊 ACC 效果翻倍

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使用 ACC(Amazon Creator Connections),但真正能通过这个平台实现销量增长的卖家却寥寥无几

偷偷准备,2025 Amazon Primeday必爆单

这份超实用的Primeday“血拼”指南,帮你理清思路,稳扎稳打

定了! 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7月8-11日! 首度持续4天!

亚马逊今日宣布,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将于7月8日开启,并持续到7月11日,为全球Prime会员带来96小时的优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