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海资讯 美国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美联合声明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美联合声明采取以下举措

其中最受出海人关注的无疑是美方宣布取消共计 91% 的对华加征关税,为持续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注入了关键信号

据新华社 5 月 12 日从日内瓦发回的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10 日至 11 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 1 月 17 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 5 月 12 日上午 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

声明中双方在近日将采取的措施如下:

其中最受出海人关注的无疑是美方宣布取消共计 91% 的对华加征关税,为持续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注入了关键信号。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总额达6,882.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246.56亿美元,这一突破不仅直接影响年贸易额近7000亿美元的双边市场,更揭示了全球贸易格局在震荡中的深层调整趋势,为出海美国的中国品牌带来了重新审视市场策略的重要契机。从 “单边施压” 到 “阶段性缓和”: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启示01

此次联合声明的出台,是对2025 年4 月美国密集出台 “对等关税” 政策引发市场震荡的纠偏,更折射出中美双方对长期互利经贸关系的重新锚定。

尽管美国仍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东盟和欧盟),但对美出口占比已从 2018 年的19.2% 降至 2024 年的14.9%,而同期对东盟、欧盟、中东等市场的出口增速均有所增长。这种 “去单一市场依赖” 的趋势,并非对双边关系的否定,而是构建可持续全球贸易网络的必然选择:

海关总署于5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8.1%。其中,4月对美出口下降21%,增速较上个月低30.1个百分点。而与之对应的,对非美地区出口同比增长13%,其中,对东盟增长20.8%。这份外贸成绩单,凸显出中国制造的韧性和趋势变化,展现出多极市场布局对全球价值链稳定的支撑作用。

政策波动中,中国企业展现出的不仅是短期应对能力,更是对长期互利原则的坚守。比如据新京报的报道,来自义乌的玩具饰品等小商品厂家通过调整包装规格、协调多元市场等方式灵活调整外贸策略;而大品牌如 SHEIN、Temu 则加大了在以英国、法国为主的欧洲市场的数字广告支出。这些实践印证了:真正的全球化竞争力,在于构建跨越地缘的可持续合作生态。破除市场迷信:从 “单一市场依赖” 到 “全球共生” 02

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企业并不陌生,而这”当头一棒“也同一块试金石,暴露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却也倒逼中国品牌在长期主义框架下重塑全球战略。此次联合声明释放的政策红利,不只应该看到其短期利好,也应当看到声明中所提到的”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从而调整自身的整体出海策略:

1.构建 “动态市场组合”:在多元布局中培育长期价值

面对美国市场的政策不确定性,许多企业选择将 “可持续发展” 融入区域战略。这种策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在产品研发上,推出符合当地环保政策的创新产品组合,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在生产运营中,实施资源回收再利用计划,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

从市场影响来看,这一策略有助于企业在非美市场实现营收增长。因为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理念更容易获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在关税波动的大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形象能吸引ESG投资者,为企业带来稳定的资金支持,保障企业的整体增速。

2.以 “本地化价值共生” 重塑品牌认知:从商业渗透到生态共建

在贸易往来中,企业可采取 “文化叙事 +社会责任” 的策略来促进合作与发展。通过展示自身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与合作方消费者的环保等关切相对接,能够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构建跨文明的价值共鸣,打破传统贸易中的零和思维,实现互利共赢。

另外,“技术落地+ 本土赋能”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企业联合当地科研力量开发适用于当地特定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推动技术应用的同时,为当地民众带来实际福祉,如帮助偏远地区用户接入高速网络等。这不仅证明了企业竞争力与当地社会福祉可以共生,还能为企业在当地市场长期扎根奠定坚实基础。

3.用 “敏捷供应链” 化解政策摩擦:在韧性中坚守可持续原则

“敏捷供应链” 本质上是通过弹性布局与数字化能力,实现对政策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供应链全流程。企业可通过在目标市场周边建立区域性制造中心,采用 “模块化生产 +属地化组装” 模式,既缩短物流半径、降低关税影响,又能根据当地政策动态调整产能分配 —— 例如将高关税类目产品的非核心组件生产前置到第三方国家,核心技术环节保留国内优势产能,形成 “全球布局、灵活调配” 的韧性网络。

从战略意义看,“敏捷供应链” 打破了传统供应链 “成本优先” 的单一逻辑,建立起 “政策合规 -效率提升- 可持续发展” 的三维竞争力。它让企业在关税分类争议、物流中断等风险中保持交付稳定性,更通过低碳转型契合政策导向,将短期政策压力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 —— 当供应链同时具备响应速度与绿色内核,企业不仅能抵御不确定性冲击,更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先机。

结语

中美联合声明的签署,发出了双边经贸关系从 “高强度博弈” 转入 “理性竞合” 阶段的曙光,而 “可持续、长期、互利” 正成为穿越周期的核心逻辑。对于所有出海人和出海企业而言,这既是一次政策压力的短暂释放,更是一次战略升级的历史机遇 —— 当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加剧,唯有坚守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在多元市场中培育抗风险能力;唯有践行长期主义,才能将政策窗口转化为品牌资产;唯有追求互利共赢,才能真正突破地缘壁垒,构建跨越国界的价值共同体。

而从义乌厂商积极寻求转型和全球化品牌大厂的灵活应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品牌正在用实践证明:在 “逆全球化” 杂音中,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美美与共的长久繁荣,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底牌和底气。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Onesight

微信公众号:Onesight, 汇聚全球营销干货,掌握出海一首资讯。官方指南|出海案例|营销技巧|专业报告|所有出海人需要的,每日更新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对华关税从145%降到30%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

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定档,将在7月举行

近日,亚马逊宣布,2025年Prime会员日活动将于7月在全球范围内举行

关税高压下赴美生产?中国卖家:已劝退

在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到美国生产是否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

Threads测试新元素增强内容参与、YouTube推出Insights Finder、美国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丨出海周报

YouTube宣布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搜索选项Insights Finder,可以帮助品牌找到任何特定主题的创作者进行合作推广

广交会火热增长:美国该看清中国外贸的韧性了

作为观察中国外贸的核心窗口,本届广交会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来自219 个国家和地区的28 万名境外采购商参会,同比增长17.3%,其中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采购商达 18.75 万人,占比64.9%,成交贡献率突破6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