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痴迷的力量。”
这是最近读到的一句话。
在读到的一瞬间,我就像被击中了一般。
我知道这句话的力量,我知道这句话所指的”痴迷“的力量,但我也在思考:我的痴迷在哪里?我该怎样将痴迷转化为力量?如果没有可以称得上痴迷的东西,我又该如何培养“痴迷的力量”?
我没有确切的答案。
就自己过往的经历来说,确实有一些事情是挺能坚持也因此而受益/收益的,比如读书、写作、分享、讲课等,但距离痴迷,好像还差了点意思。
什么是痴迷呢?
我的理解是,你对一件事终日念念不忘,可以为了这件事而不做其他事,如果不做这件事,你会心神不宁、茶不思饭不想,做这件事时,无论环境怎样、条件如何,你都会念兹在兹,乐在其中,当你沉浸在这件事中时,你可以不计较得失,不权衡利益,仅仅是因为喜欢,如果能够找到这种喜欢,那恭喜你,也许你稍微用力一点,再多看到一点点在此事上的正面反馈,你就越来越痴迷其中了。
是的,我说的是,在你喜欢的事情上,你要再稍微用力一点,同时,你得看到正面反馈。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件喜欢的事情,如果不多用力一点,凭借着和一般人一样的付出,大概率来说,既看不到成果,也不能把一件你在上面付出心力平平的事称之为痴迷的。另一方面,人的理性也好,动物性也好,都要求我们只有在一件事情上看到正面反馈时才会有成就感,内心才会更充盈,才有会坚持下去的动力。如果没有正面反馈,很难想象我们能在哪件事上坚持。
沿着这个思路,我还真的认真想了想我自己。
读书是一件称得上痴迷的事,从买书到读书,买书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点评了这本书,也可能是在逛书店时喜欢上它的装帧,甚至仅仅是因为一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我都会忍不住买回来。对于放在书架上的书,我有时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但不影响我时不时的在书架前走走,根据自己当时的思考,对不同位置的书进行重新归类摆放。平时有空时,我更是愿意捧上几本书,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要么沉浸于一本书中,要么几本书交叉阅读,仿佛在和几位不同的智者交流,不需要寒暄应酬,却遇到一个又一个美景、美事、新观点,着实让人痴迷。
直播分享和讲课,算是另外一件能够让我痴迷和乐在其中的事。之前偶尔会被人邀请做分享,每次受到邀约,我总会询问,人数多少呢?如果人多,我会充分准备,但如果主办方说是个小规模的沙龙,我往往就会找借口推掉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分享这件事上,我的态度是,人越多,我越嗨,我想在更大的场合里,通过自己的分享,来影响和感染更多人。经过18个月的直播,现在直播间每天最高在线人数基本上都可以达到400-500人了,我不在乎直播中的辛苦(一场直播比一场线下课程更累),我用心的解答大家的提问,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用心、认真、激情,我期望呈现的是专业、实用、帮助、启发,每一个问题我都谨慎对待,每一次解答我都尽心尽力,我的想法是,万一正好给提问者和旁听者提供了关键帮助呢?!我喜欢因为分享、解答和上课被人称赞“你这是法布施”的感觉,我享受其中,我努力前行。
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我当前喜欢做也享受其中的事,但我也知道,每个人的喜好会发生变化,也许过一段时间,你又有了新的喜好,而慢慢对之前曾经痴迷的事情松懈了、淡忘了,那也没关系呀,只要在当下的人生阶段里,有自己痴迷的事情,享受其中并努力做好,人生就会一步步绽放开来。
人生,就是享受自己的喜好和痴迷,在喜好和痴迷中绽放出最美的自己。
以上,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