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规核心
告别“关键词堆砌”,拥抱“场景化表达”
2025年8月,亚马逊正式推行“两段式标题”,彻底颠覆沿用十年的标题逻辑。
什么是二段式标题?
主标题(30-50字符):聚焦基础识别信息,只放核心身份信息“品牌+核心类目+基础属性”(如“Anker降噪耳机 蓝牙5.3 轻量款”),确保移动端首屏展示完整。
副标题(60-100字符):聚焦核心价值,承载核心卖点,采用“功能+场景+差异化+数据化优势”结构(如“地铁降噪-35dB|续航48小时|健身房防脱落设计”),直击用户痛点。
看下前台的展示效果:

(图源:亚马逊前台)
一行展示页面只有一个产品是二段标题,且出现不同用户看到同个产品,展示的标题格式不同,说明亚马逊的二段式标题还处在“灰度测试”阶段,部分产品已经被系统自动拆分,但亚马逊的抓取规则和逻辑还不透明。
为何变革?
1.移动端体验优化:70%订单来自手机端,旧标题常被截断,新结构首屏信息完整率从32%→89%。
2.AI算法升级:AI引擎依赖结构化数据,分层标题提升语义解析效率3倍。
3.流量分配洗牌:主标题关键词权重降至40%,副标题场景词权重飙升至60%。
中小卖家如何顺势而为?
主动适配新规,按两段式结构优化标题。
⚡具体实战指南:快速抢占流量高地
01 关键词分层管理
主标题:仅保留3个核心词(品牌+品类+基础规格),禁用长尾词,
副标题:从广告报表提取高点击低转化词,结合Review中的真实场景词(如客户提及“易碎”→植入“军用级防跌落保护”)。

02 标题公式标准化
主标题:品牌+核心类目+基础规格(例:“Soundcore运动耳机 骨传导 防水IPX7”),
副标题:痛点场景+功能参数+差异化+情感共鸣(例:“夜跑安全发光|10小时续航>竞品3倍|马拉松选手推荐”)。
03 ASIN测试优先级
优先改高流量、高转化产品(TOP 10 ASIN),监控移动端CTR、长尾词排名、ACOS三大指标。
04 规避合规雷区
禁用特殊符号(!$?等),重复词≤2次(介词除外),总字符≤200,
避免绝对化用语(如“最佳”),否则触发AI强制修改。
05 动态迭代策略
每周分析搜索词报告:若副标题中“健身房耳机”带来高点击,可将其升级至主标题。
利用生成式AI工具(如Jungle Scout标题优化器),基于竞品数据生成高权重结构。
未来趋势
从“流量争夺”到“价值竞争”
两段式标题是通过“主标题(基础信息)+副标题(场景卖点)”的分层设计,显著优化了移动端体验,同时为中小卖家提供了长尾词突围的机会,标志着亚马逊“精准流量”时代的开端。
新规本质是‘需求匹配效率’的革命 —— 谁能用副标题一秒回答‘我为什么该买你’,谁就能吃掉算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