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相信一个刚需低频的品类可以卷得这么厉害。
没错,我说的就是箱包。
论高端,有一众国际知名奢侈品牌互相鏖战;论低端,数不清的国产白牌深陷价格战的泥潭;就连中间带,也充斥着营销手段眼花缭乱的中产品牌。
总而言之,这不仅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赛道,而且罕有国产品牌出现在海外消费者的视线中。
但在2012年亚马逊正式推出“全球开店”后,情况改变了。一批有野心有胆量的国产代工厂看到了机遇,并为之付出了实际行动,成功让中国箱包品牌走向了世界。
欣维发,这个2005年创立于厦门的箱包工厂就是国产箱包出海行业的领头羊。旗下品牌Bagsmart凭借着时尚和功能的双重兼顾,在海外打出了声势。
不仅吸引了最具消费潜力的20-35岁年轻客户,更是将产品销往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尤其为北美和欧洲最多。从2017年开始,截止到现在,一直都是亚马逊收纳类包具品类的前三名,月销量级也长期保持在百万美元以上。
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坚实的产品力,根据品牌的说法,Bagsmart的产品是用高于行业10倍的标准来研发、测试和生产的。
除此之外,也不能忽视品牌在营销层面的努力,尤其是社媒方向。
一、抓住流行趋势,扩大品牌声量
Bagsmart的产品主打“趣味、自由、舒适”,产品线非常丰富,从行李箱到化妆包,从电脑包到旅行背包应有尽有。
同时因为品牌的目标客群是18-30岁追求独立、自由和现代审美的新生代人群,因此Bagsmart的产品不仅有较强的设计感,实用性也有充分的保障。

但品牌很难直接通过参数和用料来推销自家的产品。一方面,很少有人会在购买旅行背包时重点关注面料和用工;另一方面,当整个行业都在用同一种宣传方式时,这么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但Bagsmart显然在几年前就观察到了一种突然流行的Vlog类型—— “What’s in My Bag?(我的背包里有什么?)”。主要内容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博主展示其日常携带的物品,通常用于分享生活方式、推荐好物或展示个人品味。
这类视频带有很强的私人属性,能轻易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同时又是一种非常软性的推广方式,非常适合Bagsmart尝试。因此,品牌找了一批Lifestyle类的红人合作推广。
Ashley Taylor,一位活跃在YouTube上的社媒红人,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记录。作为一名产科护士,她吸引了很多女性用户的关注,因此虽然只拥有7.15万的粉丝关注,但仍然算得上是一个优质的尾部Vlog博主。
在具体的合作视频中,Taylor分享了她使用最为频繁的临床背包。
整体的内容时长在17分钟左右,Tylar展示自己具体要用到每一个物品,包括笔记本电脑、教科书、日常个护以及工作需要用到的各种卡片……零零碎碎花样繁多,但都能被装进这个背包里,让观众和粉丝们惊讶不已。
在具体的展示过程中,Tylar还见缝插针地从多功能性、舒适性和耐用性这三个方面对Bagsmart的这款背包给予了很正面的肯定。
此外,Tylar还在讲解中分享了她在实习期间的经验,并提供了不少对新护理学生的建议,让这条合作内容充满了亲和力。最终,这条诚意满满且略显稚嫩的合作视频收获了58万次播放、1.2万次点赞和367条评论,数据绝对算得上优秀!
Tylar的真诚态度给观众和粉丝留下了很好印象,这也进一步导致她们爱屋及乌,对视频中推荐的Bagsmart背包也给予了初步的好感。再结合视频简介处留下的同款链接,本次合作为品牌的带来的有效关注和实际转化肯定是远超预期的。
其实对于Tylar这类尾部Vlog博主来说,这条视频如果放到现在,流量肯定是惨淡的,一方面是Vlog赛道同质化严重,尾部红人本身就没有什么话题性,很难吸引陌生用户点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类“揭秘背包”的视频已经火过了。
所以,对于很多初入海外市场的品牌来说,洞察并紧跟流行趋势是品牌营销的第一步。
二、用社媒引流,正确的策略是关键
在SocialBook看来,Bagsmart的社媒账号,尤其是Instagram账号是非常有韧性的。
不同于一般出海品牌一日一更甚至一日多更的“低质数量”战略。Bagsmart的更新频率保持在每周2-4条,其实这才是能真正实现长期运营的策略。
因为短时间的内容输出并不难,但频率和质量以及成本是一个不可能三角,Bagsmart选择通过降低频率来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
向左滑动查看
具体来看,Bagsmart的账号内容基本上由静态图片和Reels组成,这些内容给用户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质感”。
不论是传统的棚拍,还是在外取景拍摄的产品照,抑或者是普通的短视频,它们的画面都是经过设计的,BGM都不是俗气的,整体上就很有氛围感,而这一点就非常地抓年轻用户群体的喜好。
但你以为这就够了吗?
SocialBook也观察了很多海内外的箱包品牌,但很少有像Bagsmart这样合作了海量KOC的策略。仅在Instagram这一个平台上,打上了品牌官方标签#Bagsmart的内容就接近15万条!
诚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品牌的不同地区的账号内容,但它们的占比并不高。在剩下的十多万条中,有不少是通过像GiveAway这样的社媒活动引流过来的UGC内容,但也有数量可观的KOC和尾部KOL生产的推广帖文。
这些海量的红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肤色,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但她们大多都集中在女性群体。有的是天天带娃,需要一个方便、耐用且美观的背包;有的是单身主义者,需要简洁、时尚且舒适的手提包;有的则是运动爱好者,需要一款大容量且方便打理的健身包……
这些多样化的出行携带需求,最终都被汇集到了Bagsmart身上,这使得品牌在一众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年轻女性客群中打出了声势,成为了她们在选择箱包产品时永远都会考虑的品牌。
三、海量红人并不等于预算超标
通过这样一套以“红人合作”为核心的营销策略,Bagsmart在箱包品类上实现了对海内外同价格区间带的竞对的快速超越。
但大多数品牌难以仿效的核心因素并不在于执行,而是当部门Leader和决策人员看到合作红人数量时就会立刻犯难,觉得这种打法需要大量预算。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根据SocialBook的观察和【竞品追踪】的实际数据显示,Bagsmart合作的红人量级,几乎都集中在腰尾部和KOC。
这类红人的合作成本远比大家想象得更低,其中有不少都接受【免费置换】和【纯分佣】的合作模式,对于品牌来说,这能有效地控制营销费用。
但随后的问题又来了,合作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腰尾部红人是一件门槛极高的事情,这不仅需要品牌自建In-House,而且还得是大团队,仅这一点就足以劝退80%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