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运营中更新迭代产品?
1:如果是后期要增加配件或数量,可以先发货,采用“老Listing+新货品”,等确认前一批完全卖完之后,再更改Listing,中间没有断货期,无缝连接
2:如果后期是要减少配件或数量,则要先让前边的库存卖断货,然后,修改Listing为新配置状态,然后发货到FBA仓库,中间会有一段时间断货期
3:若是改款,新款和老款不相同,则要参考方案2
田忌赛马
- 刚刚好:产品品质正好符合消费者内心的期望
- 田忌赛马的细节考虑
- 质量适中——成本端,客户购买后的体验端
- 极简包装——成本端,所有包装都是内包装,头程物流端
- 价格适中——销售端/竞争端,客户购买中的挣扎端
- 图片出色有质感——客户购买前的体验端
- 套装组合,批量组合,赠品搭配等——购买的体验端
选品中的重要要素——重量
- 1lb=0.45Kg
- 50lb=22.5Kg,FBA发货的单箱重量不超过22.5Kg
- 1lb=16oz, 1oz=28.35g
选品中的重要要素——尺寸
- 1Inch=2.54CM, 1FT=12Inch
应用
- 西方人习惯的计量单位是Inch,发布产品时,填写尺寸尽量按照Inch来填写
- FBA发布所采用的纸箱的最长边尺寸要求小于63CM
- 亚马逊规定的标题中的尺寸写法:“6Inches”(正确)”6IN“(正确),VS”6“”(错误)
体积重 VS 实际重
体积重:物流概念,适用于商业快递(DHL, UPS,FedEx,TNT),空运专线(空+派,航空专线等)
公 式:长(CM)*宽(CM)*高(CM)/5000
实际重:实际重量的多少
应用:
- 所有产品,拿到样品,之后要进行称重,要量体积重,要对比实际重和体积重之差别
- FBA发货时,要注意实际重和体积重之差别,对于抛货类产品,要注意尽量轻重搭配,减少体积重过大带来的不必要运费成本
- 要学会裁纸箱
- 要多种发货方式结合—快递/空运/海运,既保证时效,又降低成本
采样注意事项
1、多家(三家)拿样
2、评估维度:产品价格、质量、重量、包装、包装重量、包装改造难易度,供应商配合程度(热情程度)、差评点改进等
小标准尺寸 VS 大标准尺寸及 FBA费率
- 小标准尺寸:12oz 15″*12″*0.75″(1.9cm)
- 大标准尺寸:20lb 18″*14″*8″
选品中的创新思路:
二句话:
1. 对于新、小卖家来说,创新就是笑话;
2. 全面的复制就是最大的创新;
- 创新不等于无中生有,不等于独家私模,不等于创意产品;
- 创新可以是“新瓶装老酒”,可以是“微变化”、“微创新”,也可以是“更低成本”、“赠品搭配”,或“组合套装”等等;
- 一切创新都是旧元素的组合
小卖家的创新理念-组合创新:
创新的目的:性价比
- 产品(组合)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确保消费者愿意买(种心锚)
- 成本更低,价格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销售中的竞争,确保卖得好
- 组合创新:创新不等于发明创造,也不是创造全新的事物,而是把不同的事物关联起来,合成新事物,这种交叉组合式的创新,才是我们作为跨境电商卖家可以做的创新。
选品及运营中的创新与差异化思考:
产品富有想象空间与田忌赛马
批量销售:“数量+价格”相对优势
案例:鱼钩连接器的数量考虑,300,200,100
选品差异化的相对竞争优势思考:
1. 更多的数量组合,同样的售价:大小尺码数量配比的调整
2. 同等的数量组合,更低的成本结构,更低的售价:采购、包装、头程物流、人效等
3. 合适的数量组合,更低的价格:18个厨房硅胶铲的案例–脱离了对实际生活场景的思考
套装组合
- 套装组合销售:组合套装中的应用互补性,键盘+鼠标,OK,计时器+量勺,指甲剪+化妆刷,不OK;一、不互补,二、成本变高了,不互补关键词在Listing权重和广告权重上的影响
- 套装组合要互补,警惕盲目组合“大礼包”:大礼包 VS 一体化解决方案
- 赠品搭配:“对自己成本可控,对消费者真实有用,且可以解决消费者某方面的真实需要”,鼠标+鼠标垫
选品的差异化策略:加减乘除
- 长短大小法:长改短,短改长,大改小,小改大
- 配件搭配加减法:配件我减去N个降低成本,更低成本更低售价,凸显价格优势;配件我增加N个,更多配件同样售价,凸显数量优势
- 选品乘除法:功能迁移,同一产品增加主题/人群/场景功能和说明,茶叶盒 VS 宠物骨灰盒
- –基于竞品的好评差评,把文案写得生动活泼
- 选品的方法:以市场为导向,找蓝海+差异化,然后,在实践中试错、打磨、改造、升级
- 蓝海 VS 红海:红海市场总量大,但单价低、竞争大、广告成本高、单个卖家销量少、容易遭遇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蓝海市场总量小、卖家少、单品利润高、广告竞价低、单个卖家总销量未必少
差异化的注意事项:
- 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诉求的差异化才是真正有用的差异化,缺少市场调研和消费者视角的差异化只是盲目差异化
- –颜色差异化,必须思考的点:是否符合大众审美观?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否具有冲击力?
- 案例:小米的“彩虹电池”
- –功能诉求大于外观诉求,差异化策略就应该聚焦于功能
- 增加功能 VS 减少功能?
- –小米的“高性价比”:好到无与伦比,便宜到难以抗拒
重量、尺寸与重量段的选择:
- 选择适应于自己打造的重量段的产品,同时考虑自己的重量尺寸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标准件 VS 小标准件
物流的搭配与选择:
- 好的物流商-物流商选择的案例;好的发货方式组合-海运、空运、快递组合,既要确保时效,又尽量降低成本;物流商的账期-额度,账期,信用考虑
资金的高效利用:
“一分钱掰成三瓣花”原则;资金周转率的充分考虑;小成本试错+成功经验的快速复制和迭代
包装、包材、附件、配件的选择:
1. 安全前提下的极简化包装(我们的包装都是亚马逊的内包装):供应商原配的透明PP袋,白色珠光膜袋子,供应商原配的中性包装盒,白色包装盒+自贴Logo标签;极简化包装 VS 安全包装(化学老师的实验)
2. 包材够用且节省:五层瓦楞纸纸箱,新旧纸箱的利用,购买旧纸箱
3. 纸箱重量尺寸的考虑:针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多个尺寸纸箱的准备
4. 附件、配件和赠品:于己成本不高,对消费者有实用,但不要为了差异化而盲目、过度增加配件-“够用就好”的原则,汽车生产商的案例,环保罚款的案例–商业的本质是盈利,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确保盈利,而不要被道德绑架
供应链的整合:
单一供应商的深度合作(但要有储备供应商,而且要让核心供应商知道),随着合作的深入(销量的增长),把开模、私模、包销等成本转嫁给供应商承担-“努力做,不承诺,更不要傻傻交押金”;账期的争取
(账期,诚e赊,拜访)
选品三阶:
第一阶: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现有的销售数据选择热卖产品进行销售
第二阶:在取得销售成果基础上的微创新和差异化改造
第三阶:在对行业、用户画像、市场机会和趋势等要素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拥有技术、资金、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原创开发、私模打造
开私模的底层逻辑:
- 更轻、更小、更低成本
- 更少缺陷
- 不增加成本下的新的时尚外观
- 而不是更多功能、更贵、更多问题、自嗨
今日心得
今天下午采购样品的时候,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供应商。
供应商A——说话算不上很热情,但是一直很有耐心,有问必答,在我表达了我的诉求后,告诉我可以打样。为了节约成本,中途我更换了几种搭配方式,最终花费了2小时左右敲定打样方案。我问他如何付款,他说不用,几个样品送我了,并且承诺今晚就打样,明天给我发顺丰,让我很快拿到。到这里,我基本确定这是工厂卖家,初战告捷,还节约了拿样的20多元。
供应商B——在我确定好A的货后,秉着拿样拿三家的原则,我又看了一家的货。和上一家不同,这家详情页上有我要的尺寸成品,于是我联系了客服,说拿样让改数量,他问了我要的尺寸,跟我说要50元打版费,我反问:拿样品还要打版费?他说没有现货,是现做的,必须要收。到这里基本确定不是个经销商就是店大欺客,从一开始就不好说话的,后期大概率也不太会好打交道,止损为上。
供应商C——在找到供应商C之前我又找了个便宜的替代品,因为包邮,就先下单了,想着先看看产品质量再决定。这时候供应商C已经是第四家,按我以往怕麻烦的性格,这时候我基本拿了两家我感觉差不多了,这个产品本来就是当作搭配赠品一起销售的,我只需要差不多的质量和价格就行,但是我想到魏老师课上讲的故事,供应商热情然后自己买单的故事。我就又找了一家,结果这家价格居然比供应商A的少了20%,顿时觉得很高兴,果断下单样品。
行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让人快速成长。在今天采购的过程中,我也在有意识的考虑材质、重量、体积、搭配的问题,我的目的就是寻求刚刚好的产品。质量刚刚好,价格也刚刚好,搭配上我的主要打造产品时,重量和体积也要刚刚好控制在小号标准件以内。虽然不确定这个产品思路是否一定正确,最后会否打造?但是控制成本的思路应该贯穿在运营的每时每刻。当我有了这个意识,虽然和人沟通技巧还需要磨炼,但我知道我已经朝正确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很多问题,做才有答案。在我前些天纠结拿什么样,拿什么型号样品的纠结中,我是停滞不前的,当我一件件的样品下单后,我的思路反而通了。想过河时,直接朝河边走就是了,真是实践出真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