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德国汉堡,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发布会在这里拉开帷幕。

“技术让我们立足,愿景推动我们前行。”聚光灯下,Sunseeker Robotics创始人Terry Ma站上舞台,他的声音坚定而充满激情,宣布这一智能园艺设备品牌正式进军欧洲市场。
Sunseeker Robotics背后的母公司,是中国工具行业的老牌企业——浙江白马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始创于2009年的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的一个小小砂轮厂,如今已是年产值超10亿、全球出货量达18万台的行业巨头。
据白马科技运营总监伍家熠透露,2024年,白马科技提前达成了9亿元的销售额目标,同比增长幅度超过50%。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白马科技专注于花园机器人、锂电园林工具和引擎园林工具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产品早已在欧美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01两代创业人,缔造园林传奇
白马集团的基业,凝聚着两代创业者的心血。
1987年,中国乡镇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浙江金华的清溪镇,马振朝、马梅月夫妇怀揣着梦想与勇气,创办了永康市白马砂轮厂。
这个最初以生产砂轮切割片为主的小工厂,成为了白马科技传奇故事的起点。30年来,“白马”不仅成为了永康家喻户晓的品牌,白马砂轮更是获得了“浙江五金名品”等称号。
转机出现在1991年。随着新厂区在永康苏溪工业区落成,依托多年在树脂砂轮片行业的经验,白马砂轮开启了规模化生产之路。随后几年,白马砂轮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和MPA认证,卓越的品质使其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也为白马开拓海外市场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到2003年,上海白马磨具有限公司在上海松江区成立。50亩的厂区,近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这是白马集团向外拓展的重要一步。在这里,树脂砂轮切割片的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进一步巩固了白马在行业内的地位。
2008年,马妙武,作为家族的第二代创业者,登上了舞台。他没有直接接手砂轮业务,而是创办了上海丛远机械有限公司,从事割灌机、草坪机、油锯等园林工具的销售。
一年后的2009年,马妙武通过收购昆山格瑞得利工具有限公司,成立上海山科园林工具有限公司,开始自主生产割灌机、绿篱剪、吹风机等手持式园林工具。从销售到生产,马妙武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稳健。
到2014年,上海山科产值突破1.2亿元,先后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出口品牌企业等称号,拥有多项专利。
2015年,金华市政府“浙商回归”的号召,让白马迎来第三次跃迁。马妙武主导公司在金华市金东区投资建成6万平方米、500多名员工的全新生产基地,浙江白马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年9月,白马实业从上海整体搬迁至金华。
白马实业的全新生产基地拥有装配、塑胶、金工、铝管、吹塑等6个生产车间,工业自动化水平达到全国制造业前列。
2017年,白马实业的环保型割灌机产量跃居全国第一,达到60万台,产值3.5亿(含砂轮),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市场占有率超过10%。白马实业在金华、上海、永康共有厂区10万平米,还拥有2000平米的实验室。并在北美成立了分公司,设立了仓库和售后网络。
2022年7月,白马实业正式更名白马科技,经营范围也有所变更,在原本的农业机械制造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业务。
回望白马38年历程,从马振朝、马梅月到马妙武,两代创业者虽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都非常重视客户需求和产品开发。为了改善产品性能,提高市场认可度,他们不辞辛劳,在市场的浪潮中不断摸索前行。
而今,浙江白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有两家100%控股公司,上海山科园林工具有限公司和上海山科机器人有限公司。马氏家族关联企业则有数家,包括浙江白马砂轮有限公司、上海白马磨具有限公司、浙江白马投资有限公司、永康市白马砂轮厂等。
02瞄准欧美家庭后院
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余韵中,浙江金华白马科技的生产车间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调试和产品组装。
伍家熠透露,目前员工已经全员到岗,正开足马力赶制出口订单。据了解,白马科技的订单已排至今年4月,这些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Statista数据显示,全世界大约有2.5亿个私人花园,其中约1亿个位于美国。
在欧美国家,修剪草坪、打理花园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家务范畴,正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文化。花园的建设和养护,往往能看出主人的经济实力。亚马逊《全球电商消费趋势及选品洞察报告》指出,美国平均每家每年在草坪和园艺活动上的消费达616美元。
作为白马科技旗下自主品牌,Sunseeker山科已构建起完整的产品矩阵,其产品线可以分为三大类,汽油园林工具、锂电园林工具和智能割草机。
其锂电园林工具分为20V系列、40V系列,产品丰富多样,打草机、修枝剪、链锯、吹风机、草坪机等一应俱全。这些工具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欧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实际需求,无论是应对大面积的草坪修剪,还是精细化的花园打理,都能轻松胜任。
智能割草机则是近年白马科技的主推产品,在Sunseeker山科独立站首页,旗舰产品V3智能割草机的展示位格外醒目。该产品配备了双镜头相机和碰撞传感器,具备3D AI避障功能,可以通过智能边界识别超过160个障碍物,还具有IPX5防水等级。独立站售价为999美金,还附赠价值59.99美元的割草机刀片。
999美金的价格低于大部分海外品牌,有一位用户评价道:“另一个品牌的无线割草机要5000美元,安装费600美元。太贵了。我决定试试Sunseeker X7 Plus,自己安装,成本只有一半。我很惊讶安装起来如此简单。”
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Sunseeker山科不仅提供满99美元免费送货、30天退换货保证,还会提供两年售后支持以及终身客服。
据悉,Sunseeker山科已经成功跻身割草机全球市场份额前五。这个成绩背后,是白马科技长达五年的技术迭代之路。
早在2019年,Sunseeker山科就推出了第一代割草机器人产品,随后在2020年发布了有线割草机器人。两年之后,迭代升级的1.5代割草机器人重磅登场。直至2023年,才正式推出了无线割草机器人。在2024年,Sunseeker山科还公布了新的品牌口号,“Enjoy Boundless Possibilities(畅享无限可能)”。
03行业淘汰赛已开启
在欧美家庭后院,打理花园、修剪草坪已然演变成一种深入骨髓的生活仪式,更是一门炙手可热、潜力无限的大生意。有一种说法是:“对草坪的痴迷是绝大多数款爷的特权,它成为雪茄和马提尼酒之后的另一个成功象征,前提是它们足够工整。”
从市场规模看,谷歌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家居园艺市场规模预计达1.29万亿美元。Technavio报告指出,2024-2028 年间,全球家居和园艺产品B2C电商市场预计增长约449.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3.5%。
这吸引了众多中国玩家投身其中,瞄准欧美家庭后院生意打造智能化品牌,一位投资人曾向品牌工厂表示:“这个赛道已经非常拥挤,保守估计至少有二三十家在做了。”综合来看,扎进割草机器人赛道的出海品牌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园林工具起家、后来拓展至智能割草机器人的老牌选手,宝时得(WORX)、白马科技(Sunseeker)、三锋实业(SAFUN)便是其中代表;
第二类是原本以家庭清洁机器人著称、增加了产品线切入割草赛道的品牌,比如科沃斯(Ecovacs)、追觅(Dreame)、九号公司(Navimow)等;
第三类则是直接瞄准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初创公司,比如松灵(Mammotion)、长曜创新(Airseekers)、汉阳科技(Yarbo)、来飞智能(Novabot)、目心智能(TerraMow),创始团队成员都有着较高的学历,且大多有机器人研发背景。
但现实是,当大批人马冲进来,随着竞争加剧,行业淘汰赛已然开启。譬如正浩创新被传关停了割草机器人业务,成立于2022年初的河森堡,2023年12月30日已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甚至是行业先驱irobot,内部筹划了4、5年智能割草机项目,最终也因多重挑战放弃。
价格内卷或许是其中原由之一。据了解,大部分割草机器人的售价在1199至2499美元之间,Sunseeker山科999美金的售价已经很低了,今年还出现了乐动ANTHBOT这匹黑马,直接把众筹早鸟价打到了599美元,常规价也仅为699美元。
销售渠道的竞争同样激烈。对于割草机器人这类客单价较高、需线下体验的产品,线下渠道至关重要。欧洲割草机器人的销售渠道约25%在线上,约75%的销量在线下。线上渠道中,亚马逊商城为核心渠道,线下渠道中大型连锁零售商、夫妻店经销商约各占50%。
在线下渠道的竞争中,像Sunseeker山科这样以园林工具起家的老牌选手,其传统工具此前就已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有着时间、品牌声量等先发优势,旗下智能割草机器人的线下布局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好消息是,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出货量在持续攀升。据行业人士透露,2019年时整个智能割草机市场的出货量仅有70几万台,而2024年,九号第一季度销量就达到了3.31万台,科沃斯则在欧洲实现了超4万台的销量,三锋实业负责人更是预估其割草机器人2024年订单量将达到30万台。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白马科技在2025年有了新的目标,将重点着手提升和优化机器人产品智能化工厂,提高割草机器人的生产制造水准,以稳固自身在智能园林工具领域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