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前段时间丢了个重磅消息:到 2026 年底,广告主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可以用 AI 全自动生成广告,从创意、预算到投放定位,一条龙搞定。听起来很炸裂,好像我们这些广告代理商马上就要集体下岗了。很多人一看到新闻就开始调侃,说代理商的末日到了,创意人可以考虑转行卖咖啡。
我承认,AI 的优势很明显。对于那些预算只有几百几千美金的小广告主来说,过去根本请不起代理公司,现在只要点点鼠标就能跑广告。AI 出广告的速度极快,十分钟能产出几十个素材,跑起来立刻见效果,流程傻瓜化到连老板自己都能操作。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广告快餐时代”的开始。
但是,快餐能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却解决不了营养均衡的问题。AI 的广告看起来像素级完美,但在创意上千篇一律,风格极容易趋同。它不会关心你这次促销和下个月新品发布的冲突,也没法考虑到你竞争对手正在隔壁市场准备砸同样的 campaign。AI 能帮你出一百张图,但它告诉不了你为什么要选这一张。换句话说,它很会“做题”,但不会“押题”。

这也是代理商存在的真正价值。甲方找代理公司,从来不是因为不会点广告后台。现在连电商小白都能跑 TikTok 广告,问题是跑出来的效果能不能撑得住 ROI,能不能带来长期增长。这不是执行层面的活,而是策略和方法论的活。代理商的角色更像“营养师”:AI 可以提供食材,但谁来配餐?谁来判断什么时候该吃快餐,什么时候必须请大厨?甲方最在意的不是操作有多熟练,而是有人能替他们思考,有人能替他们背锅。
AI 广告会让代理商失业吗?我觉得不会。它只是把那些只靠执行吃饭的代理,逼到了生死关口。过去能靠帮甲方点点后台混口饭吃的公司,以后真的可能被 AI 取代。但真正能留下来的代理,要么能提供完整的操盘思路,要么能在长期合作里建立起信任感。广告行业从来都不只是“谁做的图更漂亮”,而是“谁能带来更稳的结果”。
对于我们 Inpander 来说,这反而是加强我们产出的新武器。很多人看到 AI 自动化广告,第一反应是“要下岗了”。但我们的逻辑正好相反——执行交给 AI,意味着我们能更快、更高效地帮甲方做测试、跑验证,把预算集中到真正有效的打法上。AI 能生成一百个素材,我们就能把这一百个素材放进完整的投放体系里,用策略和数据告诉甲方:哪一个能打爆,为什么能打爆,以及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
我们从来不怕工具升级,反而欢迎它。因为工具越强大,越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AI 会淘汰掉那些只会代开后台的代理,但对能操盘、能整合、能用 AI 当武器的代理来说,这是一轮真正的红利。Inpander 就是要做那个“AI 驱动的升级版代理”,让甲方的钱花得更值,让广告跑得更准。
AI 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它确实会改写广告业的格局。Inpander 会继续做一件事:让品牌的钱花在刀刃上,让每一次投放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