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就全球关税案裁决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并抛出重磅炸弹:“若最高法院裁定关税违法,美国将被迫撕毁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的贸易协议,国家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震荡。
01美国法院裁定特朗普违法
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 : 4的投票结果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
不过,法院允许这些现行关税继续生效至10月14日,给美国政府留出时间向最高法院上诉。
据路透社报道,法院的这一裁决并不影响特朗普政府根据其他规定而加征的关税,比如加征的钢铝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在这件事上败诉。早在今年4月,由小型企业联盟和多个民主党主政州组成的团体 “V.O.S. Selections” 就把特朗普政府告上了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
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绕过国会,直接援引IEEPA用行政令加征了一系列关税。
5月,国际贸易法院已经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可凭借《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无限制地征税,并对特朗普10%的所谓“对等关税”以及芬太尼关税颁布暂停令。
法院明确表示,美国宪法规定贸易规则由国会说了算,总统所谓的 “紧急权力” 不能凌驾于国会之上。
而这次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定,是特朗普政府在这起 “V.O.S. Selections 诉特朗普案” 中的第二次败诉。
特朗普政府则随后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经历一系列司法程序后,8月29日,该上诉法院再次公布裁定,特朗普的大部分新关税措施不合法。
具体来说,被认定为非法的关税包括两类:
一是 “芬太尼关税”,针对中国征收20%、墨西哥25%、加拿大35%;
二是 “对等关税”,包括对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征收的10%-50%关税,以及对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的10%“基准关税”。
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都受影响。比如依据 232 条款征收的钢铁(50%)、铝(50%)、铜(50%)、汽车及零部件(25%)关税,还有他第一任期加征的 301 关税(7.5%-25%),都不在这次裁定的范围内,会继续有效。
时间上,目前这些被认定非法的关税会一直用到10月14日。短期来看不会马上取消,但如果最高法院最终支持这个裁定,美国政府可能得把已经收的关税退还给企业。
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Truth Social批评上诉法院裁决,称其“错误”地要求取消关税,并强调现有关税仍在生效。
特朗普称,“若取消关税,美国将迎来彻底灾难”。这种戏剧性表述背后,实则是美国财政赤字的严峻现实。
若特朗普关税最终被彻底废止,美国政府可能需向企业退还已征收的关税款项。截至2025年7月,美国今年的关税收入已达15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暴涨113%,是填补联邦政府预算缺口的重要钱袋子。一旦退款启动,将对美国财政部构成巨大压力。02特朗普称将再次上诉
当地时间9月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希望推翻上诉法院认定其大部分关税非法的裁决。特朗普警告称,如果他最终败诉,将会造成“一种也许前所未见的震荡”。
特朗普表示,假如关税案上诉失败,可能需要取消早前与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达成的贸易协议。
据报道,最高法院大概率会受理此案。参考过往案例,裁决过程可能耗时数月,最快或于年底前作出,最迟不晚于2026年夏季。有专业人士分析,即便特朗普方面最终败诉,其政府可能启动“Plan B”——依据美国其他国内法继续推进贸易战,比如301条款、232条款、122条款及338条款等。
不过这些条款各有局限:要么有时间或征税幅度限制,要么需走复杂法律程序,远不如此次被裁定违法的IEEPA(《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灵活好用。例如,若依据《1974年贸易法》对全球大范围征税,总统权限相对有限;而《301条款》虽法律依据更足,却牵涉漫长的通知与讨论流程。
这场 “关税生死战” 已搅动全球市场。若最高法院最终维持上诉法院判决,美国政府可能需退还数千亿美元已征收的关税,这对美国财政无疑是巨大压力。对特朗普而言,这或许只是其 “让美国再次伟大” 叙事中的又一关键节点。
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短期内关税政策不会变动,但需警惕政策摇摆可能引发的供应链定价、订单规划等问题,需持续关注后续动向以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