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场分析 别再拿性价比当卖点

别再拿性价比当卖点

价格是品牌的镜子,你定什么价,就会吸引什么层次的消费者。与其在低价里内卷,不如思考:我的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独特价值

打开电商平台,“大牌平替”“高质低价”的标语随处可见;刷短视频,“花小钱买好货”的话术随处可见,可它真的能戳中消费者的痛点吗?如果你真的信了这套逻辑,你的品牌可能从一开始就输了。

品牌的本质是什么?是消费者愿意为“信任”支付的溢价。当你反复强调“高质低价”时,看似抓住了市场需求,实则在亲手摧毁品牌的根基。

一、“高质低价”是个伪命题

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早就告诉我们:价值决定价格。优质的原材料、专业的研发团队、严格的品控流程,每一项“高质量”的背后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某家居品牌曾主打“同品质比同行便宜30%”,初期靠低价迅速占领市场。但三年后,消费者发现产品做工越来越粗糙,售后服务也大幅缩水。原来为了维持低价,品牌偷偷更换了供应商,砍掉了品控环节。最终不仅口碑崩塌,还因产品质量问题面临大量投诉。

所谓“高质低价”,要么是偷工减料的伪装,要么是烧钱换市场的短期行为。前者透支信任,后者难以为继。真正的品牌,从不承诺“用成本价做生意”,而是让消费者相信“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二、价格锚点决定品牌价值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往往始于价格。当你把“低价”作为核心卖点时,其实是在给品牌贴标签:“我不值得被高价购买”。

奢侈品行业最懂这个道理。同一款包包,材质和工艺相差不大,但换个Logo,价格能差10倍。消费者买的不是包包本身,而是品牌赋予的身份认同和情感价值。如果奢侈品突然降价促销,不仅不会扩大市场,反而会让原有用户觉得“掉价”。

国内某新消费品牌曾犯过类似错误。初期靠“大牌成分平替”走红,定价只有国际品牌的三分之一。但当它想推出高端线时,消费者却不买账:“你家就值这个价,贵了我为什么不买大牌?” 品牌花了三年时间调整定价策略,才逐渐摆脱“廉价”标签。

价格是品牌的镜子,你定什么价,就会吸引什么层次的消费者。与其在低价里内卷,不如思考:我的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独特价值?

三、品牌该强调什么?

真正的品牌叙事,从来不围绕“便宜”展开,而是聚焦这三个维度:

1. 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端家电品牌很少说“我们不贵”,而是强调“十年免修”“节能省电”。消费者算的不是单价,而是长期使用的综合成本。当品牌能帮用户节省时间、减少麻烦时,价格敏感度自然会降低。

2. 情感共鸣的深度

某运动品牌的广告语“生而破界”,打动了无数职场人。它卖的不是运动鞋,而是“突破自我”的信念。当品牌成为消费者的情感寄托,价格就不再是决策的核心因素。

3. 不可替代的稀缺性

手工定制的珠宝、限量版的设计、独家的技术专利……这些“稀缺性”让品牌拥有定价权。消费者愿意为“独一无二”买单,因为这是身份和审美的象征。

四、对创业者的三个提醒

如果你正在做品牌,这三个原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

– 别用低价吸引“过客”,要用价值留住“常客”。低价带来的用户没有忠诚度,一旦有更便宜的选择就会立刻流失。

– 把成本投入到“看不见的地方”。研发、品控、服务,这些才是品牌的护城河,而不是花在“低价促销”的营销费用上。

– 学会“给价格找理由”。告诉消费者为什么你的产品值这个价,比如“我们的原料经过28道筛选”“设计师有15年行业经验”。

品牌的终极目标,是让消费者觉得“买贵了也值得”,而不是“买便宜了没吃亏”。与其在价格战里消耗自己,不如静下心来打磨价值。毕竟,能穿越周期的品牌,靠的从来不是低价,而是消费者心中那份“非它不可”的认同。

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二创和洗稿,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

以上,如果对你有用,请点个赞点个在看哦,下周见!

End

个人简介

Hi 我是Kimi,一个力求只分享干货的品牌主管一枚。

关注我,海外营销知识每月更新。(所有分享都是下班后业余时间总结和发布)

(V:kimi20288交个朋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外贸小巨熊

微信公众号:外贸小巨熊, 一位力求分享干货的社媒推广运营一枚。海外社媒运营|红人营销技巧|EDM推广|海外趋势等知识每周更新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面试官如何一眼看出你工作能力差?

不是面试官“火眼金睛”,而是能力的短板总会通过细节漏出来。今天就拆解5个最容易被看穿的信号,帮你避开这些“隐形减分项”

“超时”的Prime Day,商家顶压“应考”

数据显示,2025年夏季Prime Day首日,美国线上零售额达到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7.2亿),同比增长9.9%,创下今年以来美国电商单日销售新高,这一数字还超过了2024年感恩节当天的61亿美元

LABUBU不卖产品:出海品牌如何塑造“精神图腾”

圆滚滚毛茸茸的身体、直立的尖尖的耳朵、以及露出九颗小小尖牙组成的淘气笑容……没错,这就是如今风靡全球的LABUBU

美国家居“双雄”争霸, 中国出海如何“借力”?

与中国相对分散的家居建材市场不同,美国的家居建材市场盘踞着两大巨头:Home Depot(家得宝)和Lowe’s(劳氏)

Labubu背后:玩具出海如何撕掉“代工”标签

从Labubu与其“替版”热销全球,到中国原创IP与高仿真模型玩具的“创意溢价”,中国玩具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而积极的转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