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媒营销 X没落了吗?哪些平台正掌握出海营销话语权?

X没落了吗?哪些平台正掌握出海营销话语权?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从 X 与 Threads 的对比出发,结合数据和趋势,分析社交平台权力格局的转变,并给出品牌的下一步建议

2023 年 7 月 5 日 Meta 推出新文本社交媒体平台 Threads ;同月,由马斯克收购的 Twitter 改名 X 开启了其平台的新阶段转型……如今两年过去,X 陷入频繁争议之中:算法调整引发用户流失,广告主集体“出走”,虚假内容满天飞。与此同时,Threads上线不到一年,下载量突破2亿,开始被越来越多品牌当作“新主场”。

社交平台的格局似乎正在被打破重塑,那么问题来了:X 还值得投入吗?Threads 真能接过话语权,代替 X 成为新的主流社媒平台吗?

今天的文章我们将从 X 与 Threads 的对比出发,结合数据和趋势,分析社交平台权力格局的转变,并给出品牌的下一步建议

PART 01 新旧平台交替进行中:

X 正在走“下坡路”,Threads 正在快速上位

X 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平台生态等多种因素的确导致了平台正在走“下坡路”,而 Meta 系的新平台 Threads,虽然起步不久,却迅速填补了 X 留下的空间,在几个方面表现亮眼:

1.用户增速差异:X 增长停滞,Threads 强势起跑

多份研究显示,X 的用户活跃度出现下滑,尤其在 18–24 岁年轻群体中的使用率持续走低。而与此同时,Threads 上线仅 5 天就突破 1 亿注册用户,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社交平台之一。

Threads 在今年 5 月份在 iOS 和 Android 上的下载量为 2300 万次,高于 4 月份的 2200 万次。根据 Similarweb 的最新数据,今年 6 月,Threads 在 iOS 和安卓系统上的日活跃用户数为 1.151 亿,同比增长 127.8%;X 的日活跃用户数则为 1.32亿,同比下降了 15.2%。

数据差异说明,虽然 X 依然保有体量,但似乎正在失去“增长的故事”。而 Threads 作为 Meta 社交矩阵的新成员,依托 Instagram 生态,迅速完成了冷启动,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和内容创作者入驻。

2.用户参与度差异:X 互动率下滑,Threads 成内容“软传播”沃土

在用户参与度上,Threads 也比 X 更具优势。数据显示 Threads 的帖子中位互动率为 6.25%,X 的帖子中位互动率仅为 3.6%,这意味着 Threads 的互动率平均比 X 高出 73.6%。

品牌在X上发布的内容,点赞、评论和转发量远不及历史同期。反观 Threads,尽管尚未全面开放所有社交功能,但依靠 Instagram 的社交关系链,品牌内容天然具备可见度与互动优势。一些品牌在 Threads 上测试新品软文,其互动率高达 0.5%–0.9%,是 X 的十倍以上。轻内容+好友可见机制,让 Threads 更像是“社交场”,而非信息广场。

3.平台氛围差异:X 争议频发,Threads 主打轻松友好

X 如今的内容语境越来越极化,频繁爆发政治争议、谣言传播和仇恨言论。BBC 研究表明,X 在六大社交网络中拥有最大的虚假信息比例。这里面虽然这也让它具备“热度制造器”的属性,但对大多数品牌来说,却是不稳定甚至有风险的传播环境。

而 Threads 自上线起就坚持构建更轻松、友好、无攻击性的对话空间,整体氛围更接近生活方式社区。这使得许多品牌尤其是美妆、快消、时尚类账号,在 Threads 上愿意尝试“轻输出”的内容策略,建立品牌亲近感。这种环境也让用户更愿意参与讨论、表达观点,而非在评论区“吵架”。

4.功能生态差异:X 仍擅长“信息爆炸”,Threads 在完善社交体验

X 目前在“信息实时性”方面依然有优势,热搜机制、话题列表和转发链条等功能构成其爆点制造能力,热门内容更容易形成“马太效应”,越热越推。但 X 偏重转发、点赞数和博主影响力,较难出现小博主逆袭;讨论区经常被大 V 主导,普通用户互动权重较低。

Threads 算法以互动为导向,优先展示那些能引发积极互动(点赞、评论和分享)的内容,这一点与 Instagram 的算法类似。能引发讨论的创作者更有可能出现在“For You”推荐流中,从而获得更高的曝光和互动。

PART 02品牌如何重新思考“多平台布局”?

X 的式微可能已成趋势,但品牌的声音不能“无处安放”。在 Threads 等新平台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品牌需要摆脱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建立“多平台、分角色”的运营逻辑,根据内容属性、人群定位和传播目的做更精细的选择。

首先,Threads 是值得重点投入的新阵地。它更轻盈、社区氛围友好,适合打造品牌人格、发布轻内容、测试新品调性,尤其适合与 Instagram 生态联动,适用于美妆、时尚、快消等生活方式类品牌。

其次,X 不应彻底放弃,而是应“战术性保留”。在突发事件、公关声明、政经议题等场景中,X 仍具备爆发力,适合用于快速发声或舆情引导。对于 B2B、财经、科技类品牌,也仍有保持影响力的必要。

此外,品牌也应关注其他正在成长中的平台:

  • Bluesky 适合科技、数字原生品牌,抢占早期社区红利;
  • Pinterest 适合电商、家居、设计等视觉导向强的B2C品牌,用于产品灵感种草;
  • LinkedIn 可作为职场文化、品牌专业力建设的窗口;
  • Reddit 则适合做深度用户洞察、社区互动和品牌共创。

结语

一个平台不会永远是主场,“X 的衰退”对于品牌来说,重要的是不再依赖某一个平台来“主导传播”,而是打造多个平台的“影响力组合”。一个平台没落,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平台接过接力棒。Threads 可能是新主场之一,但真正关键的是:品牌需要时刻灵活调整自己的传播阵地。对于品牌而言,社交平台的迭代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对 “用户在哪里,如何与用户共振” 这一核心命题的持续应答。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Onesight

微信公众号:Onesight, 汇聚全球营销干货,掌握出海一首资讯。官方指南|出海案例|营销技巧|专业报告|所有出海人需要的,每日更新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TikTok Shop在日本推出电商业务

2025年6月30日,TikTok Shop (TikTok电商)在日本推出电商业务,这意味着日本消费者可以在TikTo...

首发:Pinterest最新算法解读,最大化曝光机会

Pinterest不再仅仅依赖用户近期行为进行内容推荐,而是转向“终身行为建模”——也就是说,平台可以根据用户自注册以来所有的互动轨迹,来优化内容分发与曝光策略

2025年Twitter(X)用户画像全解析

本文将会助你深入解析 2025 年 Twitter 用户画像及营销趋势

2025年Instagram用户画像全解析

了解Instagram用户画像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定位目标受众,我们可以据此制定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内容营销策略

出海35年:中国家电在欧洲还有机会吗?

如今海尔、美的、海信等中国头部家电品牌早已深耕欧洲各国,那这片高竞争的热土上还有增长机遇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