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老婆醒了,看了下时间,叫我,你要起床了!
她知道我每天早上6:30起床!
在深圳如此,这几天回家也是如此。
我翻个身,又躺了几分钟,直到闹铃响了才起来。
有时候和别人聊起早起、健身、读书等话题,总能吸引到一些值得羡慕的目光,但我自己复盘时又感觉到,这些事根本都不值得夸耀,也不值得学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只会在自己的节奏中生活。除非你有超强的意志,否则,一时的激励和鸡血并不会使你发生改变,反而会因为改变的不舒服白白的折腾一番。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家陪父母的这几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我看来,我在外人眼里所谓的勤奋不过是父母的基因遗传而已,甚至还因为现实的舒适而打了折扣。
我父母才是我见到的最勤奋的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曾经每天都在忙碌,要么是忙着干农活,农活干完了,就去做点贩菜、收鸡蛋这样的小生意,一年365天,从不间歇。
以贩菜为例,需要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起晚了,到蔬菜批发市场时就拿不到好菜了,天好的时候还好,如果遇上雨雪天,迎着风雪,推着或者踩着二八大梁自行车简直是一场灾难,但我父亲就是这般一天天一年年的干了很多年,记得父亲曾经算过某一年的贩菜卖菜天数,“除去农忙在家,一共去了300天”。我现在写文章做直播这些在别人看来挺能坚持的事,也总会因为偶尔偷懒而没做,一年也没有做到300天。
父母的忙碌拼搏是因为当时家里太穷了,他们未必会想到要改天立命,但他们咬牙也要坚持时,一定在想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再吃那样的苦。
现在来看,他们的目标也算实现了。
到了晚年,他们终于不再为生活上的事窘迫。村里年龄相仿的很多老人依然还在忙碌,佝偻,无措也无奈的忙碌到老(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忙碌到老几乎是注定的宿命),但我的父母到了晚年终于不需要再忙碌,可以过得舒心一些了。
几年前我在县城给他们买了一套房,写在他们的名下,关键的是,小区是县城为数不多自带供暖的小区,这几年为啥过年回老家不发怵?因为家里基本上恒温20度左右,除了出去逛一时的冷,在家里待着外套都可以不穿。
母亲身体不好,遇到雨雪天几乎不下楼了,父亲身体还硬朗,一方面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一方面把自己收拾得干净体面。媳妇开玩笑说:老爸看上去像个退休老干部。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到老了,活得一个体面,这是父亲自己用一辈子的努力挣来的。
我的早起、勤奋、坚持、努力和父亲的勤奋努力相比都微不足道,也许这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基因遗传的一种体现罢了。不过我也挺喜欢这种状态,每天给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然后坚持着去把目标完成,当一个个小目标得以完成,又看到了成长的自己。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状态。
但我一直觉得,好东西是应该传递的,一份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习惯,一种好的心态,如果传递出去影响了哪怕一个人,这种美好的作用就被放大了,所以我在写文章做分享时一直想尽量的传递我自己的所感所悟,我也一直相信这份精神必然还是会感染一些人影响一些人然后大家一起慢慢变好。
这是美好的放大。
就像春节回来这些天,我在文章中没有谈及关于亚马逊的运营,但依然有一些读者在跟进、在阅读、在点赞、在打赏,我知道在我写你读的过程中,我们都已经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
有小伙伴在国外旅游,发了信息给我并自嘲在穷游,我提醒,吃得好一点、玩得舒心一点、住好一点的酒店等,这些都不会让你破产,一定要有一种信念和坚持:踮起脚让自己享受美好的事物,然后,通过努力让自己配得上这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