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Project Farm:Dyson海外红人名单
在全球消费电子与家电市场中,Dyson 一直以高端科技、设计感和工程性能著称。但要让这种形象在北美市场被更广泛地理解和验证,单靠品牌自说自话并不够。
Dyson 之所以选择与 Project Farm 合作,正是因为这位 YouTube 顶流评测创作者拥有独特的“信任力”与“公信力”。
Project Farm 以极致客观、无赞助、数据化的实验性测评闻名,是最能让消费者相信“真结果”的频道之一。
Project Farm 由 Todd 创办,隶属于 Project Farm, LLC。他拒绝品牌赠品与广告,以 Patreon 社群支持为主要资金来源,从而保持完全独立的评测立场。
Todd 的风格务实、科学且一丝不苟——无论是发动机油、钻头、润滑剂还是吹风机、风扇、清洁器,他都以实验室式的方式测试其性能极限。正因为这种态度,他的频道赢得了 366 万订阅者,并成为海外市场最受信任的消费决策型科技频道之一。
他的视频从来不是花哨的广告,而是以数字、仪器、耐久度和实测数据说话,这种真实与理性的内容氛围,正好满足了海外消费者对“事实证明”型内容的需求。
Project Farm 的观众以北美地区为主,覆盖 DIY 爱好者、家庭维修者、技工、汽车玩家以及对“值得买吗”极度敏感的普通消费者。
他们重视数据、讨厌营销,愿意花十几分钟看完一个详细测试,只为判断产品是否物有所值。这也是 Dyson 选择 Todd 的核心逻辑:与其做一场浮于表面的广告,不如把产品交给一位消费者信任的评测人,让事实自己发声。
在与 Dyson 的合作案例中,Project Farm 发布了一条以风扇性能测试为主题的视频,标题直击眼球——“Is Dyson a Scam?”。
这类标题虽然带有挑衅意味,却完美契合 YouTube 的点击逻辑,也让观众出于好奇点进视频。在这条长达 17 分钟的内容中,Todd 自购了多款风扇,包括 Dyson 与多家平价品牌,对它们进行噪音、能耗、风速、气流量、翻倒安全性等多维度对比测试。
视频中每一项数据都经过实测仪器验证,最终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各品牌的得分和排名。视频总播放量超过64万次播放与 3.1万点赞,评论区留言高达 5000 多条。
向左滑动查看
这种对比式评测为 Dyson 带来了两重效果:一方面,通过量化结果与视觉化表格,观众能直接看到 Dyson 的技术优势(如更高风速、更低噪音、更好稳定性),在无宣传语境中自然形成好印象;另一方面,即便价格被标注为“昂贵”,视频中的反复对比也强化了 Dyson 作为高端基准的市场认知。
Todd 明确表示所有产品由他自费购买,这一声明在视频中多次强调,进一步放大了结论的可信度——任何对 Dyson 的正面评价,都被观众视为“纯粹事实”。
向左滑动查看
更巧妙的是,Project Farm 在视频描述区放置了所有测试品牌的购买链接,包括 Dyson 的 Amazon 页面。
这不仅方便观众直接下单,也让视频成为一个隐性的导购入口。虽然 Todd 自称拒绝品牌赞助,但通过 Amazon 联盟计划,他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为品牌提供了实际可追踪的销售路径。
据业内常规估算,这种百万播放级别的视频能带来数万次点击转化,对像 Dyson 这样高客单价的产品而言,潜在销售额可观。
从传播角度看,这次合作的效果远超一次广告投放。Project Farm 的视频在 Reddit、Facebook、论坛上被广泛转载,引发大量讨论,许多观众甚至以此作为购买 Dyson 的决策参考。
对于 Dyson 来说,这种由第三方权威验证的曝光比品牌自述更有说服力——它不只是广告,而是一次建立信任的“验证传播”。
总体而言,Project Farm 用事实与数据为 Dyson 打造了一次极具影响力的海外曝光:独立、公正、权威且高互动。
64万次播放与 3.1万点赞的成绩不仅展示了视频的热度,也证明了“真实测评”才是高端品牌赢得消费者心智的最好方式。Dyson 借助 Project Farm 的实验室式内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再次证明了“科技感与可信度并行”的品牌力量。
二、Home Gupshup:Dreo海外红人名单
当一个品牌想要真正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它需要的不只是广告,更需要一个“会生活”的讲述者。
对于主打“智能、舒适与设计感”的 Dreo 来说,这样的讲述者正是 Home Gupshup——一个让数十万观众在屏幕前重新发现“家的温度”的生活方式博主。她用温柔的语气、整洁的布景和真实的生活节奏,把那些看似普通的家电变成了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Home Gupshup 是一位独立女性创作者,她的频道拥有超过 20.7 万订阅者,内容围绕家庭、收纳、美食与日常 vlog 展开。她以“家庭主妇的幸福日常”为核心主题,传递一种温柔而真实的生活哲学——让家务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仪式感与自我表达。
她的视频色调柔和、节奏舒缓,从厨房到客厅,从布置到烹饪,每一帧画面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与整洁。正是这种充满生活感的创作风格,让她成为品牌触达家庭消费群体的理想合作伙伴。
她的受众主要是关注家居布置、家庭管理和生活品质的成年人——多为家庭主妇、主夫以及喜欢家居美学的观众。
相比年轻娱乐类创作者,她的粉丝黏性更高,对产品推荐的信任度更强。因为她不是“卖货”,而是“分享”,她推荐的任何东西都像来自一位朋友的真心建议。对于像 Dreo 这样的智能家电品牌而言,这种“生活化信任感”比再多广告预算都更有价值。
在双方的合作中,Home Gupshup 发布了一支题为《Returning to my daily life》的 vlog 式推广视频,将 Dreo 的取暖器自然融入自己的家居布景中。视频中没有花哨的技术参数,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客厅、柔软的地毯、窗外的光影,以及她轻声讲述的日常。
产品的出现不突兀,却恰到好处——它安静地摆在沙发一角,陪伴她打理一天的生活。整支视频共收获 4.1 万次播放与 966 个点赞,评论区也充满观众对于家居布置与冬季取暖的讨论。这种高参与度的互动说明,观众不仅接受了品牌植入,更在情感上认同了它。
值得一提的是,Home Gupshup 的视频描述中同时使用了英文与德文两种语言,并附上 Amazon 与 Dreo 官网的购买链接,配有专属折扣码 “GUPSHUP”。
这种多语言的设置让内容更具国际传播力,尤其在欧洲市场,有助于品牌触达不同文化圈的家庭用户。同时,视频中的产品文案如 “advanced 3D heating” 与 “ECO mode” 以生活化语言呈现,既传递了技术卖点,又保持了内容的温度感。
对于 Dreo 而言,这次合作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柔化与落地:产品不再是被“推荐”的,而是“被使用”的;功能不再是数字参数,而是被温柔镜头诠释的生活舒适度。
通过这样一位家庭生活博主的真实展示,Dreo 成功进入了海外消费者的生活语境之中——不只是“一个电器品牌”,而是一种能让家更舒适、更美好的存在。
从传播策略上看,Home Gupshup 带来的价值并非短期销量,而是长期的心智塑造。她让品牌出现在观众最信任的场景里——他们自己的家。
这种内容温度与情感联结,使 Dreo 的出海营销更具生活质感,也为其全球化传播提供了最柔软而有效的路径。
三、Kyle Kruegerr:Dreo海外红人名单
如果说 Home Gupshup 代表了 Dreo 在海外家庭用户心中的“温度”,那么 Kyle Krueger 则是品牌在年轻群体中的“速度”。
前者让产品融入生活的细节,成为家的陪伴;后者则让同一款产品以酷炫、惊喜的方式冲进短视频世界,成为科技潮流的一部分。
Dreo 很聪明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语境中实现了互补——一个用慢节奏的真实生活去打动人心,一个用快节奏的视觉冲击去抢占注意力。
作为一个典型的“酷玩发现者”,Kyle 的页面简介写着“Discovering the coolest things”,这句话几乎定义了他整个创作理念——快速、直观、充满惊喜。他的视频大多是快节奏的 Reels:几秒内展示一个新奇小物件,从LED设备到便携风扇,再到各类智能科技。
他的拍摄风格明亮、简洁,背景干净、光线充足,始终保持青春阳光的气质。他出镜时的表情常带夸张的惊讶或赞叹,字幕只需一个“actually”或“this is insane”,就能让观众立刻被吸引。这种强烈的情绪驱动,正是短视频生态下的黄金传播密码。
他的受众主要集中在 18–30 岁之间,对科技潮品、创意工具、居家智能设备充满兴趣。这群人不追求冗长的数据分析,只想在滑动屏幕的三秒内找到“下一个想买的东西”。
Kyle 恰好提供了这种即时满足:他替观众筛选“酷”的东西,并用夸张反应和精简信息包装成娱乐体验。这种风格让品牌植入变得顺理成章——当他惊讶地说“Didn’t expect this fan to beat a Dyson… but the Dreo actually did.”,观众下意识地接受了信息:这是一款能与大牌抗衡、性价比极高的智能家电。
在他与 Dreo 的合作视频中,这种手法被发挥到极致。短短十几秒的内容,Kyle 以出镜讲述的方式,用情绪化语气与视觉对比构建冲突感:画面左边是高价 Dyson 风扇,右边是 Dreo;字幕“fraction”闪现,暗示价格仅为前者一小部分。
接着,他靠近镜头,用手感受风力并夸张反应,配上节奏感极强的音乐,瞬间制造出“平价黑马挑战大牌”的话题性。视频发布后观看量超过 13 万次,收获 4000 多个点赞与上千条评论,评论区中不乏观众表示“看起来真的不错”“比 Dyson 便宜太多了”。这些真实互动成为最好的“社会证明”,进一步放大了传播效果。
Dreo 在这次合作中获益显著。首先,品牌认知度迅速提升——短视频算法偏好高互动内容,使得视频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推荐,覆盖的年轻消费群体远超传统广告。其次,品牌形象年轻化。
Kyle 的视频让 Dreo 从“功能性家电”变成“值得炫耀的科技玩具”,这对吸引初次独立生活、注重家居美感的年轻用户极为有效。第三,转化路径清晰——视频中的 CTA 引导观众前往简介中的购买链接或折扣码,种草到购买的过程被极大压缩。
向左滑动查看
当然,这种情绪化的短视频种草也有其局限。它更适合制造话题与即时冲动购买,而非长线品牌教育或技术信任建立。但对于已经拥有高品质口碑、希望突破圈层认知的 Dreo 来说,这正是最合适的传播武器——用创作者的真实惊叹和快节奏表达,让更多年轻消费者第一次在滑动屏幕的瞬间,认识并记住这个品牌。
简而言之,Kyle Krueger 的视频把 Dreo 的技术优势包装成一种“发现的惊喜”。他不是在做广告,而是在发现“一个被忽视的好东西”。而这,恰恰是短视频时代最打动人的营销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