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市场环境再差,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品类能够逆势上涨。
伴随着个性化消费浪潮的崛起,机械键盘凭借着出色的触感、耐用度和高度定制化,成为了增长最快的电脑外设,没有之一。
根据King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全球机械键盘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9亿美元增长至2031年的37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0%。
然而,在这样一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多数品牌仍然聚焦于男性占比较大的用户群体——游戏玩家、程序员等,忽视了女性消费者对美感、情绪体验和桌面仪式感的需求。
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空白,一家设计驱动的新锐厂商Lofree脱颖而出,该品牌用“设计先行、情感表达”的产品策略,打破了传统机械键盘单纯以手感和酷炫外观为核心的营销思路,并迅速占据国际市场一席之地,拥有远超其他品牌更多的女性用户数量。
2023 年,品牌正式在亚马逊美日站上线,凭借100美元以上的客单价,不仅迅速打破了外界对“中国品牌没有设计”的刻板印象,还在短短一年间实现了超过1亿人民币的海外营收。
这足以证明,在内卷加剧的传统3C赛道中,以女性用户为新的市场突破口,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战略方向。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那些习惯了“直男叙事”的品牌来说,究竟应该用何种方式触达、交互女性用户呢?
一、2平方米生活空间
Lofree从一开始就将“设计”放在了产品研发的逻辑首位,自创立以来,便强调通过视觉美学与触感体验来重新定义桌面外设。
其代表作Dot系列键盘以圆润的打字机式键帽和明快配色迅速出圈,成为一款“既能工作,也能点缀生活”的桌面单品。

而且,不同于传统机械键盘沉闷的黑白灰或RGB炫光,Lofree的配色往往取材自口红、复古家电或自然色彩,从而赋予产品更强的情绪表达力。
这样的审美取向,使得它不仅赢得了女性用户的青睐,也打动了越来越多希望在工作场景中保持生活仪式感的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Lofree并未满足于单一产品,而是提出了“2平方米生活空间”的概念,希望成为一个能够覆盖用户桌面生态的美学科技品牌。
从键盘延伸到鼠标、桌垫、音箱、台灯甚至化妆镜,品牌试图用统一的美学语言构建一种完整的桌面生活方式。这种思路与主打性能参数的 CHERRY、Razer等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后者更像是为特定的场景(如电竞、编程)提供工具,而Lofree则是在为用户提供一种审美一致、情绪共鸣的日常空间体验。换句话说,前者关注“效率”,而后者强调“情绪价值”。
从定价上也能明确感受到这一点,Lofree 的主力产品售价在 150–200 美元之间,是市面上主流机械键盘均价的三倍左右。
如果从功能、参数上看,确实算贵。但一旦上升到“情绪价值、个人品味”,一样有消费者会为这个价格买单,而且不少。
二、低量级高转化的红人打法
如果说产品设计让 Lofree 在海外市场赢得了“第一眼的心动”,那么社交媒体与红人营销就是其持续获得用户关注和口碑扩散的关键。
而且,根据Lofree官方披露的数据,品牌的主要客群年收入都集中在15万至25万美元,具备较好的受教育水平和消费力。
因此,品牌不能走传统3C品牌的的理工男叙事,而是将社交媒体打造成一个充满视觉冲击力与情绪氛围的品牌舞台。
在 Instagram 上,Lofree 的官方账号坚持以高饱和度的图片和短视频展示桌面美学。无论是配色鲜艳的键盘,还是以咖啡杯、花束、书籍点缀的“桌面日常”,内容都更像是生活方式博主的分享,而非硬核产品广告。
这种内容策略精准击中了品牌目标客群——那些愿意把桌面布置成“第二个小天地”的年轻女性。
向左滑动查看
与Instagram的静态美学不同,Lofree在TikTok上的内容策略就显得略微直白一点,整体上更偏向“开箱体验”与“场景演绎”。
这其中既有品牌方自己产出的内容,包括精心拍摄的产品细节、符合调性的桌面搭配以及实际使用效果。而且出现在镜头中的也都是带有美甲的、女性特征明显的手,很会抓女性用户的场景和情绪点。
除此之外,品牌还邀请了不少KOL来做推广,一方面是因为Lofree自己团队的创意能力是有限的,难以持续产出高质量内容;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借助不同红人的影响力,触达到更大范围的目标客群。
Hope Dough,一位喜欢在TikTok上分享自己生活的女博主,她是那种非常典型的受过高等教育且找到不错工作的白人女性,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社媒红人,因此她的内容极具松弛感。虽然粉丝只有3万不到,但画像和Lofree的目标客群还是高度一致的。
在具体的合作视频中,Hope分享了自己在办公室使用Lofree的键盘的过程,从正面拍摄到借助窗外优美风景侧面烘托氛围。Hope在没有提及任何参数的前提下,对粉丝和从feed流来的观众们种草了这一款样式精致、配色可爱的键盘。
最终,这条视频收获了50.9万次播放、1.8万个点赞和99条评论,相对于Hope自身的量级而言,这个数据反馈绝对算得上优秀,而本次合作为Lofree带来的精准曝光和潜在客群的关注也绝对远超预期。
品牌和Hope的这类合作内容进一步加强了Lofree与女性用户的连接,通过对女性日常生活、办公场景的“再演绎”,Lofree的形象逐渐超越“键盘厂商”,变成了一种桌面乃至生活美学品牌。
三、用“向往感”提高转化
其实不论平台如何,通过SocialBook的实际观察,上述的合作是非常典型的,也是Lofree很喜欢的。
品牌并不盲目追求头部红人的流量,而是喜欢将筹码下注到腰尾部KOL甚至是KOC,不同于动辄数百万粉丝的大 V,这类粉丝数在2、30万以下的博主往往与粉丝群体的联系更加紧密,种草效果也更直接和有效。
使用我们自研的【竞品监听】功能,就会发现Lofree的合作范围很广。从居家布置类YouTuber,到女性科技测评博主,再到美妆乃至于LifeStyle类红人,都是应有尽有。
这意味着品牌正在战略性拓宽女性用户群体的触达范围,并借助引发共鸣和向往的内容、精准的人群触达与场景化叙事,实现高效渗透。
在社媒时代,这种策略不仅有效筛选了目标客群,还使得Lofree获得了远超传统外设厂商的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