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案例分析 一块手环Embr Labs居然是可以让人冬暖夏凉的“移动空调”?

一块手环Embr Labs居然是可以让人冬暖夏凉的“移动空调”?

Embr Labs正是其中这条细分赛道的开创者,该品牌于2017年在Kickstarter推出首代温控腕带 Embr Wave,项目结束前收获了 60 万美元的支持,吸引了行业关注

多个研究表明,外部温度与人体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明确关联。

无论是人体核心温度的下降还是上升,都会影响皮肤末梢血流机制,从而减少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并增加夜间觉醒频率,从生理层面引发心理压力和入睡困难。

随着全球平均气温攀升,这种温度导致的睡眠负担和压力水平预计会显著加重。与此同时,气压、湿度变化亦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荷尔蒙路径诱发头痛、焦虑等反应。

在此背景下,个体化、可调温的可穿戴设备市场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根据Market Forecast Reports的报告显示,“体表温度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张,预计从2025年的1.6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的1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5%。

从高端医疗行业到老年康养市场、妇女健康市场,温度调节型穿戴设备已经掀起新的行业蓝海。

而Embr Labs正是其中这条细分赛道的开创者,该品牌于2017年在Kickstarter推出首代温控腕带 Embr Wave,项目结束前收获了 60 万美元的支持,吸引了行业关注。

随后又拿了多轮融资用于推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截至目前,Embr Wave用户超过10万人,覆盖177个国家或地区。品牌最新发表的睡眠研究表明,佩戴Embr Wave能显著提升睡眠效率、降低夜间静息心率并改善第二天的认知表现。

SocialBook和大家一样好奇,可穿戴温度调节器是一个什么产品?Embr Labs又是如何针对目标客户做心智教育的呢?

一、个人温控疗愈工具

Embr Labs的产品并不是什么打破认知的未来高科技,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可以发热、发冷的智能手环,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应用逻辑却很有说法。

以品牌的主力产品线“Wave”为例,其外观类似金属表面的小型腕环。核心创新在于采用薄型热泵模块,在贴近皮肤的背面快速生成暖感或凉感,通过局部温度刺激改变大脑对全身温度状态的感知。

佩戴时用户可以即时调节冷热强度,以缓解热潮红、提升睡眠舒适度或缓解压力。这种设计不同于控制整个环境温度,而是针对末梢皮肤提供精准的感温刺激——正是围绕科学机制、从末梢温度入手优化体温调节。

技术基础上,Embr Wave 的温控模块在佩戴部位维持微温差变化,促使末梢皮肤温度上升或下降,而这种变化反射至大脑,使得个体即刻感受到“冷热调节”的舒适。

这种干扰输入是睡眠生理机制的有效入口——末梢血管扩张与核心体温下降协同作用,为睡眠启动提供更优环境,这一点在多项睡眠热调节研究中已被证实。

2024 年 2 月,Embr Labs与西弗吉尼亚大学进行的临床睡眠研究显示,使用品牌的被观察者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用时”“夜间静息心率”“睡眠效率”和“晨间认知能力”等多个维度都有显著改善,其中七成以上受试者满意产品的热潮红干预效果。

二、精准持续比破圈更重要

而在产品性能与科学背书之外,Embr 还专注于品牌定位:它不只是一个可以发冷、发热的工具,而是聚焦“个人温控疗愈”的手环。

品牌不强调传统“降温”“保暖”功能,而是塑造一种「温度是一种即时疗愈的语言」的观念,将用户从热潮红、焦虑、睡眠障碍等痛点中解放出来,构建温度对话式的温软关怀。

这种叙事,使得 Embr Wave不只是一件科技小玩意,而成为“日常温度舒缓剂”,能与用户建立情绪层面的共鸣。

在内容层面,Embr Labs每周通过名为Embr Spotlight的邮件群发、官网博客及社媒账号发布关于“温度疗愈”的科普故事和用户心得。

在一篇发布于 The Wellness Review 的亲历评测中,一位经历多年更年期热潮红的用户通过文字描述她在夜间感受到了仪器的冷感,从而拥有更顺畅的睡眠,文章的真实感从侧面提升了品牌信任度 。

此外,在社媒运营方面,Embr Labs始终坚持“温度疗愈”这个话题核心,在其自有渠道持续生产专业、知识型内容,将品牌定位塑造成“小圈层深耕、专业垂直、长期教育”模式的代表。

品牌鲜少主动鼓动用户晒图,而更注重借助个人温控疗愈的理念,通过科学解释、场景展示和生活方式内容,构建温度与舒适之间的信任桥梁。

以Instagram为例,品牌的官方账号并没有跟随大流去生产一些追热点、赶潮流的帖文,而是一直坚持以产品、应用场景和心智教育为核心来产出内容。

Embr Labs会将此前的科普类文章做成精致的图文内容让用户看到,一方面是可以充分放大内容价值,;另一方面则可以显著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提高复用率。

除此之外,Embr在YouTube上也有官方的运营动作,但并不是表面式营销,而是推出了一系列名为 “Class in Session with Matt / Sam” 的教育短视频。

如 “Intro to Thermoelectric”, “How to Have a Healthier Relationship with Temperature”……每段时长约 60–120 秒,带领观众理解热电效应、温觉神经系统与温度疗愈映射关系。

除了自营内容以外,Embr Labs还积极和其他品牌举行联名活动。

2023 年,品牌与法国护肤品牌 Vichy 达成合作,为其围绕女性更年期推出的 Neovadiol 系列提供定向用户样品,并联合拍摄“更年期视频日记系列”。Embr Wave 内嵌 Vichy 视频,并向购买 Embr 的客户提供护肤样品,反之亦然,形成双品牌互推生态。

这类合作在 Instagram Stories、YouTube 系列短片,以及 Vichy 与 Embr 的电子邮件推送中多渠道同步,显著提高对目标用户年龄层(45‑65 岁女性)的到达率和互动。除了品牌背书作用,这类合作内容也在影响者圈层传播,加速形成信任转化裂变。

三、做真正有持续性的内容

Embr Labs这套从“品牌自播→垂直领域教育→验证背书→心智植入”的营销策略,看似“不酷不亮眼”,但极具持久性。

品牌不依靠短期热度,而是让目标用户(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有睡眠障碍者或热潮红人群)形成“温控疗愈”的品牌心智。即使数据达不到所谓的爆款,但在细分圈层内可以做到需求的精准覆盖,并获得用户信赖。

对于出海品牌而言,Embr Labs的策略值得借鉴——内容既不是广告,也不是轰炸铺天,而是长期垂直输出,有研究支持、有场景演绎、自成闭环。

当用户在官方渠道里看到“温度干预比药物副作用更小、更安全”,并看到品牌持续回答相关问题(睡眠、热潮红、压力)的能力,就能逐步构建信任基础和复购心智。

简而言之,Embr Labs 的社交内容运营是围绕“个人温控疗愈”建立的“品牌内容矩阵”——每一篇博客、每个短视频都是一次知识植入,每封通讯都是维护用户关系;而不是依赖用户“疯狂晒图”或一次刷屏传播。

如果你的品牌也希望和Embr Labs一样,没有足够的预算来打造大流量,只能依靠“垂直、有温度、有信任”的内容体系在目标客群中稳步累积效益的话。那么,欢迎咨询我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SocialBook全球红人营销

全球优质网红资源库, 中国出海广告主都在用的网红在线合作平台。 Socialbook深挖品牌出海营销案例,探索品牌与红人成败的血泪史

为您推荐

这个中斯混血的女孩把茶叶Tea Drops做成“浴球”,一年卖了2000万美元

Tea Drops,这个2015年成立的美国茶饮品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从代工业务到C端品牌,这个国产PC配件Cooler Master是怎么做到年销超1200万件的

Cooler Master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国产配件品牌,从散热器起家,逐步发展成为涵盖机箱、电源、散热器、电竞外设、游戏家具乃至整机系统的一体化品牌

轻松月入50万美元?不起眼的家居装饰画赛道应该怎么出海?

但iCanvas却仍然凭借着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打法,用不到80美元的客单价,做到了50万美元的月营收,在全球市场上杀出了一条血路

悄咪出海年入1000多万美元,这个国产大码塑身衣Shapellx是如何做到小而美还挣钱的呢?

不过尽管在这样复杂的市场环境之下,仍有中国品牌凭借对产品和市场的精准洞察,找到了新的增长路径,来自深圳的Shapellx就是其中之

这个中斯混血的女孩把茶叶做成“浴球”,一年卖了2000万美元

Tea Drops是如何凭借创新的产品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效率的追求呢?同时又是如何利用社媒渠道提升了品牌的声量,实现了快速裂变的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这将关闭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