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销圈子,“品牌定位”这四个字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但真正能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的人却不多
在超市货架上,你是否注意到这样的现象:标价 29.9 元的巧克力总比 30 元的卖得快,标着 4999 元的手机似乎比 5000 元的更具吸引力
痛点越深,用户越痛苦,改变的意愿就越强,购买决策就越快! 因为当痛苦大于改变的成本(包括金钱、时间、习惯),成交自然水到渠成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产品不够好,而是你没搞懂一个核心问题:你说的“好”,是不是客户在乎的“需要”
其实,高级的营销逻辑从来不是 “卖得便宜”,而是让顾客觉得 “占了便宜”。这一字之差,藏着市场突围的核心密码
今天拆解4个核心逻辑,让用户从“被动购买”变成“主动分享
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留给文案的耐心只有3秒。能在这3秒内击穿认知、撬动行动的,往往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句精准的短文案
经过大量测试和数据追踪,我总结出以下5个吸引KOL注意力的邮件标题模板
价格是品牌的镜子,你定什么价,就会吸引什么层次的消费者。与其在低价里内卷,不如思考:我的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独特价值
不是面试官“火眼金睛”,而是能力的短板总会通过细节漏出来。今天就拆解5个最容易被看穿的信号,帮你避开这些“隐形减分项”
这将关闭于 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