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BD秒杀间隔新规!
现在亚马逊的次每一次规则的变动、每一项政策的调整都牵动着无数卖家的心。最近亚马逊 BD 秒杀又出重磅新规,不少卖家因为没摸清规则,要么提报活动被拒,要么因价格设置不当导致利润缩水。今天就给大家拆解新规核心要点,再附上实操避坑攻略,帮你稳稳抓住秒杀流量!
一
秒杀规则的变化核心
01
间隔 21 天
同一ASIN 的两次 BD 活动,必须间隔≥21 天(从上次 BD 结束日计
算)。
例如:8 月 25 日结束 BD → 下次最早可提报 9 月 15 日。
02
跨类型限制
BD 与 LD(闪电秒杀)之间建议间隔 30 天(最低 21 天),否则可
能被判定“滥用秒杀资源”,导致 black 名单风险。
这一硬规则,彻底打破了此前卖家常用的 “短周期、高频次” 申报策略,倒逼运营节奏重新调整。
而这些调整的底层逻辑,本质是亚马逊对 BD 流量资源的 “精细化分配”:平台通过两大手段筛选优质商品、淘汰低质滥报产品,最终将流量向垂直类目头部产品倾斜。一方面靠 “类目饱和度调控”:冷门类目因竞争度低,能轻松拿到 14 天长周期活动,借持续曝光积累自然流量;红海类目则因卖家扎堆,陷入 “短周期名额争夺战”,不得不提升产品力才能突围。
二
价格影响关键点
01
亚马逊历史价监控再升级
亚马逊对 “参考价” 的计算规则有了新调整,此前可能仅参考近 30 天价格,现在则拉长至过去 90 天,且期间所有促销价都纳入统计 —— 不管是优惠券、Prime 会员专属折扣,都会被系统抓取。
Ps:
可以通过卖家精灵等插件来检测价格变动

更需要注意的是:
若商品 90 天内有 70% 时间处于促销状态(比如常年挂优惠券、频繁搞小折扣),下次提报 BD 时,秒杀价必须在这 90 天 “历史最低价” 的基础上,再降 10%-15% 才能通过,这无疑会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02
“最低价”的标签权重有所上升
近 90 天维持最低价的商品可获 “Lowest Price” 标签,其点击率是普通商品的 2.3 倍,还能优先占据首页推荐、类目榜单等高流量位。
这和之前仅标注低价商品不同,现在平台直接倾斜流量,卖家不得不加重低价内卷。
另外,新促销费用标准已实施,由每天 70 美元预付费,加上销售额 1%(最高 2000 美元)的可变费用两部分构成。
03
如何规避低价干扰?
安全期策略:若想让系统不再抓取本次 BD 价格,下次 BD 提报时间需定在 9 月 25 日之后(从本次 BD 结束日算起,满 30 天)。
紧急应对方案:若因需求需提前至 9 月 15 日提报(与本次 BD 间隔 21 天),则秒杀价需在原有基础上额外降低 10%-15%。
三
实操建议
1
秒杀排期工具化
比如使用领星的促销管理模块,惠及所有促销活动信息,包含优惠券、秒杀、管理促销、会员折扣等,并自动统计优惠券兑换率、转化订单情况等。以日历的形式进行展示。记录 BD、LD 的起止时间,提前规划排期,确保两次活动间隔符合规则,避免提报被拒。通过这个功能还可以快速识别该产品某段时间范围内所叠加的优惠,提前发现0元购等优惠叠加异常的情况并调整,避免损失成本。
2
价格策略优化
BD 活动前 30 天,暂停所有促销(如优惠券、Prime 折扣),拉高近 30 天最低价,为秒杀价预留降价空间;BD 期间别叠加折扣,否则易触发 “净价违规”。
比如这个产品在LD期间不做任何的优惠券和prime折扣,只做了Subscribe(订购省)
3
活动替代方案
冷门类目可优先抢 14 天长周期 BD,这类活动在非红海类目成功率更高;红海类目可用 WOOT 秒杀填补冷却期(仅需 7 天间隔),或选择凌晨 3 点抢 BD 名额,提升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