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差评后找不到买家信息,该怎么联系?
找不到就不联系。这是基本原则。首先,判断这个评价是VP评价还是直评。如果是VP评价,说明是真实购买,但如果是匿名评价(显示“Amazon Customer”或“匿名”),你是找不到具体订单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这条listing被跟卖过,客户可能是在跟卖店铺下单的,他留的差评虽然显示在你这儿,但订单不在你后台,你自然也找不到。
所以,我一直在直播中强调“三不原则”:
- 不主动联系客户改差评;
- 不向所有订单群发邀评邮件;
- 不回复任何“送测”类消息。
很多卖家就是因为做了这三件事,被系统判定为“操纵评论”,导致账号被封。评论是随着销量自然增长的,不要因为一时心急,把自己置于风险中。
600个产品分5仓发货,送达时间填错了,货还在船上就超时了,后台改不了,会影响入仓吗?
这个情况有点像赶飞机:你记错时间,拼命赶到机场,结果要么赶上,要么改签。只要你最终在舱门关闭前登机,待遇和别人是一样的。
所以,这件事本身对入仓影响不大,但你要注意的是:以后别再犯同样的错误。长期处于这种“填错时间—焦虑—侥幸上架”的循环里,人会非常疲惫。学会提前规划,把时间留足。
链接打造到头部后,广告降到5美金,但补货上架慢导致快断货,重新上架后该拉广告还是降价?
你能把产品打到头部,说明“螺旋式爆款打造”是有效的。现在广告降到5美金,说明产品已经有利润了。
这时候,你要做的是“等对手犯错,而自己不犯错”。断货就是你在犯错,不是你主动犯错,而是你没预估好物流时间。
下一批货上架后,我建议你先降价。降价在运营动作中具有最高优先级。如果降价后销量能起来,就不用动广告;如果还不行,再考虑适当提高广告预算。
你要接受一个现实:任何失误都要付出代价。这次如果因为断货导致排名下滑,重新拉回来可能需要更多投入。但核心思路不变:有效的方法,就用到底。
广告转化率突然从13%降到几乎为零,该怎么排查?
转化率暴跌时,我们要从“内外因17个要素”入手排查。
一、内因(你自己能控制和改变的因素)
(1)Listing是否有收到差评(Review/Rating),导致评价星级下降;
(2)买家之声是否有收到客户投诉,买家满意度是否下降;
(3)Listing是否频繁调整;
(4)站内广告是否频繁调整;
(5)产品是否遭遇断货;
(6)产品退货率是否过高;
(7)设置的优惠促销折扣是否到期;
(8)是不是季节性产品,是否到了淡季,流量是否下降;
二、外因(市场和大环境的变化)
(1)是否有新的低价竞争对手进入;
(2)是否有竞争对手在参加7天秒杀;
(3)是否有原本在头部的竞争对手降价了,或者设置了高比例的优惠券;
(4)是否有竞争对手提高了广告预算和竞价等;
(5)自身的Listing是否有被人恶意更改为成人用品等;
(6)自己的类目节点是否被更改;
(7)自己的关键词位置是否有下降;
(8)自己的广告位置是否有下降;
(9)自己的Listing是否被低价跟卖,购物车被抢等;
怎么用这17个要素?
当你发现问题时,不要凭感觉。把这个清单拿出来,像做填空题一样,一条一条地过。“抽象的问题只能得到抽象的答案,具体的问题才能得到具体的答案。” 你用这个清单,就是把一个抽象的“为什么没单了”,变成十几个具体的是非题。找到那个“是”的选项,你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运营不是靠感觉,而是靠逻辑、数据和策略。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看不清”,而看清问题的方式,就是学会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用平衡的策略去调整。如果你今天只记住一件事,那就是:降价,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运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