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安克创新凭借营收同比大涨三成的亮眼财报,让资本市场为其全球化故事欢呼;可转眼间到了下半年,一纸来自美国国会的信函,便将这家出海明星公司拽入了合规旋涡。01安克被指非法避税近日,彭博社报道称,美国众议院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已致信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呼吁对安克创新展开调查,指控其存在不公平定价及可能非法规避美国关税的行为。

根据信函内容,安克创新在其运营过程中,涉及关税合规和供应链操作的敏感问题,核心指控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指控其采用“非法手段”规避美国关税:通过错误分类产品编码和经东南亚国家非法转运货物两种方式逃避美国关税。
信中写道:“委员会审查的信息表明,安克公司采用了各种非法手段来逃避美国关税,包括错误分类产品代码以获得非中国原产国标识(例如,将电池错误分类为无线充电器)”
二是中国政府补贴让安克创新得以在美国实施低价竞争。委员会指出安克2023年至少获得1200万美元中国政府补贴,认为这为其低价进入美国市场提供了支撑;其三则指向产品安全,信中质疑安克旗下Eufy品牌家庭安防摄像头曾存在重大安全漏洞,且公司在问题上误导公众,存在 “外国监控” 风险。
面对这一系列分量不轻的指控,安克创新迅速作出回应,通过邮件声明表示已启动内部审查程序,并计划聘请美国顾问协助核实事实、评估合规问题,同时承诺在完成必要核查后,适时向相关监管机构及公众提供进一步说明。尽管指控涉及多项敏感问题,但目前美国商务部尚未正式立案。从历史数据来看,类似案件的立案率仅为30%,且调查周期通常为6至12个月,这意味着安克将面临一段不确定期。受此影响,安克创新股价在9月22日和9月23日迎来两连跌,连续两日累计跌幅超15%。不过,公司基本面尚未出现明显恶化。
实际上,安克创新一直在加速其供应链全球化布局。该公司近期曾公开表示正通过东南亚等地优化供应链配置,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据公开信息,安克创新一直都有产品在越南生产,订单占比在10%左右。如果公司能获得当地原产地认证,其经东南亚的出口行为可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政府补贴争议同样需客观看待,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出口导向型企业获得政府补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更关键的是,安克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定价并不低,反而高于同行,这与 “靠补贴低价竞争” 的指控存在一定矛盾。
02出海合规再敲警钟尽管合规争议待解,也无法否认安克创新在北美市场的强劲实力。今年上半年,该市场为安克创新贡献57亿元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达44%,即便增速放缓,仍是第一大收入来源。

同时,北美市场的高标准与竞争压力,也在倒逼安克创新提升研发能力。于安克创新而言,北美市场不仅是核心盈利来源,更是未来战略升级的关键支撑点,其变动对安克创新而言影响不容小觑。
然而今年,安克在美国市场的发展陡生波折,遭遇双重困境。一方面,美国众议院指控其“非法避税”,虽此类操作在跨境行业并不罕见,但作为头部企业,安克被重点针对,若未能妥善解决,恐直接影响美国销售业务。另一方面,产品召回风波频发,6月因安全风险召回115万个充电宝,9月又因锂离子电池过热风险,召回48万个(涉及A1647、A1652、A1257、A1681、A1689型号);且此次召回前已收到33起火灾爆炸报告,含4起轻度烧伤与1起重大财产损失,严重侵蚀多年积累的品牌信任。
这些困境并非偶然,美国官方态度已释放明确信号。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曾指责 “贸易伙伴向美倾销低价商品”,发起调查的议员穆勒纳尔也强调要 “保护美国品牌免受中国不公平竞争,规避安全隐患产品风险”,字里行间透露出保护本土产业的倾向。这一局面给所有中国出海企业敲响警钟:当前美国贸易法规监管持续升级,头部品牌因 “高关注度” 风险加倍。合规已不再是可选动作,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唯有主动贴合合规标准,才能避免 “秋后算账”,为全球化之路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