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正式宣布,就Temu违反《信息告知消费者法案》的行为,最终与Temu以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22万)达成和解。
01Temu因合规问题被罚款200万美金据悉,该项判决的200万美元民事罚款是法案规定下的最高金额,且Temu必须在规定命令生效后的七天内支付这笔款项。此外,和解协议还要求Temu必须持续十年提交年度合规报告,详细说明其对法案要求的遵守情况;
此次判决,源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对Temu海外运营商Whaleco的指控,核心聚焦于Temu平台违反《2023年消费者告知法案》的系列行为。该法案的出台,正是为了应对电商领域长期存在的卖家身份模糊、假货泛滥、消费者维权难等痛点。其明确要求:年销售额超过2.5万美元的第三方卖家,必须向平台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平台则需将这些信息向消费者公示;同时,法案还强制平台设置便捷的举报机制,方便消费者及时反馈假货、盗版等可疑商品信息。
从具体违规情况来看,FTC指控Temu在法案要求的多个关键合规节点上,存在系统性漏洞:一是举报机制形同虚设,平台在游戏化购物场景中,长达17个月未嵌入举报功能,且未在显著位置设置电话或电子举报入口,导致消费者难以有效反馈问题;二是卖家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平台未向消费者展示第三方卖家的完整姓名、物理地址及直接联系方式,使得消费者在交易中面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且在法案生效近7个月后,既未完成举报系统的技术改造,也未主动向FTC说明整改计划,最终引发了监管部门的严厉追责。
而面对这一结果,Temu发言人也作出了回应,称:“在与FTC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密切配合,认真研究其反馈一件,并为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实质性努力。”针对此次处罚,FTC保护局主任克里斯托弗·穆法里格表示,“Temu是最知名的在线市场之一,有责任遵守该法案。今天的行动提醒在线市场,违反INFORM法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包括民事处罚。”
此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Temu的处罚,并非跨境电商领域合规监管收紧的个例,而是全球范围内跨境贸易合规浪潮加速推进的缩影。02跨境平台须向中国税局报卖家收入当国际市场通过立法执法规范电商平台的信息披露、维权保障等责任时,国内针对电商平台的监管新规也已落地,且直接关系中国跨境卖家的日常经营,尤其划定了税务合规的底线。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5号),新规落地!亚马逊等跨境平台须向中国税局报卖家收入首次以公告形式明确规定:10月份起,无论平台设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为中国卖家提供服务,或向中国用户开展交易撮合活动,都必须依法报送涉税信息。
该规定直接覆盖亚马逊、eBay、速卖通、Temu、TikTok Shop等主流跨境平台,只要平台内存在中国卖家账户,或者面向中国用户提供交易场所、技术服务、运营支持等,都将纳入此次涉税信息报送范围。这种高频次、全方位的数据收集,改变了过去有些卖家 “没税号、不申报” 的行业潜规则。也意味着跨境卖家、平台及整个行业的合规需 “硬着陆”,不能再模糊应对。对卖家而言,过去因平台与税务系统未打通,部分卖家身份、收入处于监管盲区,如今平台定期向税务机关报数据,卖家经营情况完全透明,避税空间大幅缩小,接下来需在平台注册有效税号、补全身份认证,根据平台数据核对收入如实申报,并搭建基础财务税务体系应对潜在稽查。
图源来自:跨境卖家群对平台来说,新规带来的是一场系统性的变革。平台需改造技术系统以满足数据采集、校验、加密传输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备案并按季度准确报送卖家身份与收入信息;若不报、少报或瞒报,依据 6月23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最高将面临50万元罚款甚至停业整顿。这倒逼平台重构风控体系,比如亚马逊需协调境内外主体整合数据,部分中小平台可能因合规成本过高退出市场。
详细表单 图源:网友爆料从行业层面看,新规也加速了跨境电商行业的洗牌。合规经营的卖家凭借透明经营数据,在资源获取、合作机会上更具优势;依赖 “税收洼地”、搞灰色操作的企业则会被淘汰;
这一趋势也与全球跨境电商监管趋严相呼应 —— 多国取消小额包裹豁免政策、欧盟加强数字服务税征收,中国的穿透式监管正是应对国际税收竞争的重要举措。随着平台“交账”机制落地,整个行业将进入“数据即合规”的新时代,合规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成本项,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