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品牌们爱上了“伪日系”。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货架上随处可见的日文,让小编恍惚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来到了东京或者大阪。
再联想到将“日系”贯彻于每一件商品的元气森林,从门面到品牌名都用日语包装的名创优品……这些国产品牌都在假装自己来自日本。
为什么大家要努力地给自己贴上日文标签?
什么是伪日系?
所谓“伪日系”,其实就是以假扮为日式产品的营销方式来贩卖国货。
“伪日系”初级玩家,先给自己起个日本名字。比如下图这款饼干,先用日文“の”让你感觉这是一款进口产品,再用中文字让你知道这是一款饼干,哪怕后面的日文打错了,也不妨碍它是老千层饼的事实。
想帮助消费者“弹走鱼尾纹”的护肤品牌丸美,也是个中好手。作为一家不折不扣的广州公司,丸美把企业的外文名定为“marubi”,对应了“丸美”两个字在日语中的发音。随后,又创立了子品牌“春纪”,外文名也是日文发音“haruki,成功地用企业名完成了双押。
类似的,还有各种采用日式包装和起名风格,本质却依然是“纯土著”的国产水果。阳光玫瑰(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淡雪(あわゆき)草莓……
一个诗情画意的日系名称,再配上日文注释的包装,简简单单就实现了产品的身世转化。
那些假洋牌们~
虽然“伪日系产品”往往藏得挺深,但它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还记得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各色伪洋牌吗?伪日系走过的路,都是伪洋牌们踩出来的。
“披洋名,中国造”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小花招,早年在服装行业最为泛滥。
美特X邦威、达X妮、韩X衣舍……不论是伪欧美还是伪韩系,我们总能从记忆中薅出一个例子来。它们要么碰瓷国外奢侈品大牌的名字,改几个字母,就此套上了“洋货”的马甲;要么先起个洋名字,再用中文音译过来,就有了国外大牌的既视感。
而随着韩国偶像剧的输入和流行,护肤品行业开始悄然向仿韩品牌靠拢。比如为了增加品牌的韩系属性,某品牌还曾邀请了两位韩国明星做代言,让众多女性消费者下意识以为是韩国品牌。但万万没想到,它其实发家于广州,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
在傍洋牌这件事情上,奶粉行业更是将“戏”做到了全套。新手妈妈精心挑选的打着荷兰造、澳洲产旗号的各类奶粉,很有可能只是找了个国外代工厂,是戴了外国面具的中国牌子。
奶粉市场上,施恩、法国合生元、雅士利、澳优,百分百国产品牌。网红饮品奈の雪的茶名字十分日式,但和日本也并无关系,是2015年成立于广东的茶饮品牌。
在装修建材市场,假洋品牌流派规模更大:诺贝尔瓷砖、马可波罗瓷砖、蒙娜丽莎瓷砖、罗马利奥瓷砖、法恩莎陶瓷、罗浮宫家居、慕思床品、英皇马桶……这些一听名字都不像国货的品牌,全是中国品牌。
这些品牌共同的规律是:懒一点的起个洋气的名字,勤快点的会去国外注册一个公司,接下来,就和名创优品一样,摇身一变成为国外/国际品牌了。
当国货不再“洋”时……
如果你留意过B站鬼畜区,那你一定知道“金坷垃”。
这是一家生产化肥添加剂的公司,为了穿上洋外衣,它把自己的企业名注册为“美国圣地亚戈农业集团”。广告里,找日本人,非洲人,美国人一遍遍地强调“金坷垃,我们的”。
但仔细一看,英文名翻译为“Jinkela”,就直接暴露了一切。网友将它大起底,发现金坷垃与美国毫无关系,来自河南郑州。
一个生产化肥添加剂的公司而已,何必非要伪装成洋品牌?姓土姓洋真的那么重要吗?
其实,假洋品牌,是资本主导下的一种文化现象,后发国家,会对经济上具有先发优势的国家,产生文化上的认同和信赖,这是自然的文化现象。
这不仅是中国的现象,世界各国都存在。美国的上流阶层,会努力把自己的审美向欧洲靠拢。日本人更夸张,他们对欧美奢侈品的崇拜到了很夸张的程度。
据说,80年代,整个夏威夷的奢侈品零售业,几乎都是日本人撑起来的。不少年轻女性不惜出卖肉体,也要买个LV包包,因为没有LV的女性,在日本社交圈根本无法立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热衷的中古奢侈品80%都是来自日本。
小编有话说
其实无论是“伪日系”还是“伪洋牌”,都体现了国产品牌的不自信。它不只是品牌方的懒惰,而是消费者脚踏实地的结果。
而法国社会学家JeanBoodrya则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社会的阶段,在这个社会里,令人惊叹的数量的各种物品包围着人们,因此,消费社会不再把物品的具体使用价值作为交换的最重要标准,而是用符号价值来代替。
谢天谢地,新国货、新中式等概念的兴起,不仅让消费者意识到国内商品的潜力,也倒逼国产厂商不断迭代产品与技术,推出更多符合市场期望的产品。
或许这就是国货真正崛起的时候,国货的符号价值并不需要依靠外国元素来附加,而更愿意将“国产”印在显眼的位置,而消费者更乐意为国产产品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