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故事一
有一次,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在街上散步,看见一位盲人身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一个盲人,请给我一些帮助!”
可是路人都好像没看见一样匆匆而过,很长时间过去了,盲人手中乞讨用的破盆子里还是没有一毛钱。
这时,拜伦走上前去··· 在盲人的牌子上加了一句话:“又是美好的一天,可是我却看不见” 这句话一下子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心,过路人纷纷伸出援助的手。
故事二
有三位应聘者,他们的资质和工作经验相近。面试官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在一分钟内要到我的微信?”三位应聘者都感到困惑,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第一位应聘者先发言:“您好,我的工作通常需要与上级保持联系,因此入职后我肯定会获得您的微信号。所以,我对于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个问题感到疑惑。”
面试官什么也没说,摇了摇头就让她回去等消息了。
第二个人看起来挺成熟,他淡淡的说:“我有一个不错的项目要和您洽谈,与我认识的业内专家有关。最近,他有意换岗位,我们可以互换微信号以便联系。我觉得您可能会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这个回答倒是让面试官很心动,于是她把这个男子划在了待定区。
最后回答的是一个年轻人,他眼珠子转了转就想出一个回答:“只要十秒就好了,加个微信吧,我有个红包要发给您!”
面试官听完这个答案就乐了,说这个年轻人的思路非常活跃。
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了吧。
读完上面两个故事,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呢?为什么第一个故事中,两句文案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带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句文案”我是一个盲人,请给我一些帮助!”直接表达了一个站在自己角度,请求帮助的需求,简单地陈述了一个事实,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劝说:因为我怎样,所以请怎样。但是对于路人而言:你怎样关我屁事,所以盲人最终没有乞讨到一毛钱。
相比之下,第二句文案”又是美好的一天,可是我却看不见”更加生动。它通过对美好一天的描述,强调了失去视觉所带来的困扰和遗憾。这种对比的描绘使读者更容易感同身受,并更加关注盲人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帮助的现实。同时,这句话也通过情感上的反差,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关注,激发了行动的可能性,所以路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第二个故事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前面两个人的回答更多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回答问题。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面试官或用户的需求和兴趣,而是更关注自己的立场和解释。第二个人的回答虽然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建议,但更多的是从自己认识的业内大佬和自己的利益出发。他试图通过建立联系来推销自己认识的人,而不是直接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这种回答可能让面试官觉得他更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面试官的需求。
相比之下,最后一个人的回答更加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他提出了一个有创造性的、有趣的、针对用户感兴趣的行为,即发送红包。这种回答更加注重用户的利益和愉悦,通过提供实际利益和幽默的方式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这种用户导向的回答更容易引起面试官的共鸣和好感。
最后一个人还提到只需要十秒钟,强调了他的回答是简洁、高效的。在现代社交媒体的快节奏环境下,用户通常喜欢简单且快速的交流方式。这个回答暗示着他的微信添加过程会非常迅速和便捷,符合用户对高效体验的期望。
故事讲完了,主要目的不是让大家听故事,是想让大家明白用户思维的重要性。大家在写文案的时候,总会强调我有什么功能,特点,我有什么样的参数,言下之意,我的产品很厉害,你来买吧。
但是其实你有什么,用户真的不关心。用户只会关心你能为我解决什么?为我创造什么价值?像上面的故事一,情感共鸣本身也是一种价值。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过:倘若客户或者潜在客户认为你写的东西与自己无关,那么你的文案就无法打动人心,让人感同身受,进而采取行动。
因此,好的文案,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对他有用。讲几个案例,你就明白了。
案例一
商家角度👇 摄像机采用2K 3MP分辨率,视频比1080p摄像机更清晰
用户角度👇 摄像机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清晰看到宝宝和宠物的每一个动作
兄弟姐妹们,第一个商家角度文案,是不是很眼熟,因为大多商家平时就是这么写的呀。那么,用户真正想要的只是2K,3MP这个参数吗?其实用户对参数这种东西大概率没什么概念。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第二个文案会更打动人?
第二个文案更加注重用户关心的问题,即在黑暗中观察宝宝和宠物的动作。它强调了摄像机在低光环境下的表现,并向用户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卖点,即无论光线条件如何,他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宝宝和宠物的每一个动作。
这个文案通过直接描述产品的功能来解决用户的痛点,让用户能够形象地想象到使用该摄像机的实际场景,进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相比之下,第一个文案更注重产品的技术规格和比较。虽然它提到了2K 3MP分辨率比1080p摄像机更清晰,但它没有直接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联系。用户更关心的是他们能否在黑暗中看到宝宝和宠物的动作,而不仅仅是分辨率的提升。
因此,第二个文案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和关注点,我们可以通过描绘具体的情境和解决用户痛点的功能,更有可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并增加他们购买产品的意愿。
案例二
商家角度👇5倍吸力,告别油烟困扰!
用户角度👇5倍吸力,告别油烟困扰!再也不用担心妈妈炒菜时辣椒呛鼻
第一个文案简洁明了,强调了产品的主要卖点——5倍吸力,告别油烟困扰。直接突出了产品在吸油烟方面的性能优势,可以吸引那些对油烟问题困扰较多的用户。但是,重点来了,第二个文案在强调产品吸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关联用户的具体场景和需求。它提到了妈妈炒菜时辣椒呛鼻的问题,针对性地解决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扰。这个文案更具情感共鸣,能够触动用户的情感,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实际效果和带来的好处。
日常营销中,我们也时不时听到用户为中心,用户是重心,一切都绕围用户来。但是在营销过程中,仿佛用户为中心只是一句口号,只会一个劲的表达:我有什么?我有多厉害,而用户根本不会关心你有什么。
在写文案的时候,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既是一种习惯,也是撰写文案时遇到的一大障碍。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将商家思维转换到用户思维呢?两大文案策略分享给大家。👇
策略一
第一个用户为中心的有效的策略是,在每次写完文案后自问一句:我们的卖点对于用户意味着什么?会给用户带来哪些益处和价值?
这样你的思路可能一下子就清晰了,你可能就会去寻找用户真正关心和在意的点在哪里。
那么用户一般会关注什么? 关注自己的利益;关注大家都在关注的事情,也就是传说中的热点,比如昨天的日环食,朋友圈都在晒图,所以引发了全民关注。
我们通常都会去做用户画像的研究,那么你的用户和潜在用户平时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从这些兴趣爱好中是不是可以挖掘出让产品跟用户强相关的一些点子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呢?那么用户会在意什么?在意家庭,小孩,赚钱,健康,成功,节省开销,节省时间,让家事变得无比轻松,从担心中解放等等。
通过不断地提问和调整,可以有效地避免落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
策略二
第二个用户为中心的有效策略是,“用顾客的话来帮你卖产品”。被誉为美国传奇文案的写手——罗伯特·布莱,曾在《文案创作手册》中提到:
文案要写得像出自某位顾客的口述,这是顾客的亲身见证。
你应该尽可能引用顾客自己的话,别画蛇添足地去美化他的用语,因为自然通俗的口吻反而能够强化见证的可信度。
文案要写得像出自某位顾客的口述,想象假如你是用户,你跟朋友聊起你用过的值得推荐的某个产品,你的口吻是怎样的?你会说这款电动牙刷长航时高达180天哦,还是会说,我出门旅游一年,只充过2次电,太让人省心了。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找到用户评价里面,比如亚马逊用户的评论,看看大家在评论中如何描述和在哪些场景下如何使用你的或者竞争对手的产品,我们可以从评论中可以找到很多不错的文案灵感。
比如某品牌对于手表的描述: 采用全新IPX7级防水技术,360°全身防水。但是其中一位用户在亚马逊评论中却是这么说的:我孩子今年夏天参加游泳训练营,一直戴着XX的手表,从没进过水。再比如某品牌对于迷你手持吸尘器描述: 这款吸尘器小巧便携,仅重 1.07 磅。
图片来源:亚马逊
但是其中一位用户在亚马逊评论中却是这样说的:在做家务时,我只需一只手轻松拿起这款吸尘器!
若能灵活运用上面两个技巧,你将更进一步向文案高手迈进,创作出的文案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以上,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 点个赞, 点个在看吧!😀
End
个人简介
Hi 我是小熊,一个力求只分享干货的品牌推广小主管一枚。
关注我,海外社媒运营丨红人营销技巧丨EDM推广丨海外趋势等知识每月更新。(所有分享都是下班后业余时间总结和发布)
(VX: kimi20288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