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两个月缓冲之后,美国的关税大棒再次落下。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连发两个行政命令:

一是宣布自4月5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的所有进口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关税。
二是宣布从5月2日起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即原适用于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清关模式(如T86)将作废。此政策针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的产品。
经证实,对于中国商品,美国要在之前加征的20%关税基础上加征34%,也就是54%。
跨境电商行业将风云大变,有卖家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可以用涨价应对,有人担心关税太高、无路可走,转口贸易也被美国围堵
01 “做好再次涨价准备”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原产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商品加征关税,并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2月5日又暂缓后一项政策的执行。
2月初至今,对于从美国当地发货的卖家而言,美国已经对中国商品加征20%的关税了。此次关税政策落地后,他们将再次面临关税上涨。海量跨境直邮小包进入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则将从0陡然增长至54%甚至更高。
一位在美国有海外仓、从当地发货的亚马逊卖家对品牌工厂表示,之前已经涨价一波了,做好了第二次涨价的准备。
有的商家非常乐观,认为当所有卖家一起涨价,业绩就不会受到影响。但给跨境电商卖家供货的厂家郑敏无奈道,美国加征20%关税后,她遭到客户压价。因为一些同行想靠低价抢市场,供货价不涨反降,给美国人“做慈善”。
之前,她就预料到美国不会只加征20%关税,因此提前做了准备,往美国海外仓多存储了一些货物。公司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她目前还没办法放弃,只能硬着头皮做。
郑敏也提到,此次美国加征关税,成本将由美国人承担。“有一个美国小品牌跟我讲她要破产了,因为所有原料都中国采购的,现在全部涨价,她做不了了。”
今年3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约谈沃尔玛,因为后者要求一些中国供应商大幅降价,企图将美对华加征关税的负担转嫁给中国供应商和中国消费者。
美国发布此次行政令后,跨境电商物流领域的头部企业纵腾集团发布了的最新解读。
纵腾集团认为,美国现有库存将变得非常有价值。零售商加批发环节商库存相加基本可以维持2-3个月库存,所以,以上关税和“中国造船业海运费”带来的成本上升将会在开学季前后传导到零售价格端。
因此,纵腾集团提醒卖家要重新考虑在美销售策略。特别要考虑已经在美国本土的库存的销售策略。根据各自资金规模情况或考虑适当加价延缓销售进度,以待观察后续进展;或者加快现金回笼,调整各区域市场的库存配比。
纵腾集团还建议,大型卖家要考虑或被关税压缩的现金流,以及各类目受通胀影响程度,调整销售预期;小卖家则要根据各自情况考虑区域市场选择和重点倾斜有竞争优势的SKU。
02 “低值小包直邮肯定走不通了”
至于跨境直邮领域,此番的混乱和震荡不会像今年2月一样在一周内快速恢复。
2月上旬的一周,各物流公司、货代匆忙加收报关手续费和预收30%左右的关税保证金,又匆忙取消。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一些产品则经历下架又上架、涨价再恢复的混乱局面。
当时,由于美国海关、商务部门没准备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暂缓取消,依赖跨境直邮模式的卖家、服务商在短暂的慌乱后恢复正常运营,暂时躲开了基础关税和加征的20%关税。
两个月之后,特朗普称收到商务部长通知,现在已经建立了足够的系统来处理和征收来自中国的受保商品的关税收入。
根据他的行政令,自5月2日起,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从中国大陆或中国香港向美国运送货物的运输承运人必须缴纳30%的从价税或者缴纳每件25美元的关税,6月1日之后每件增加至50美元。
而白宫2024年简报显示,美国消费者从海外购买不超过总价800美元的商品,包裹进入美国时不收关税和税款,如今这样的包裹每年超过10亿件,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的几个电子商务平台。
引航咨询联合创始人、合伙人田勇预估,5月2日政策生效前,跨境电商企业会有一波集中出货,赶在关税政策生效前把产品运到美国。再往后,低值小包跨境直邮的模式肯定走不通了。
有的人想把货物运到其他国家“洗澡”,包装成当地生产的产品,距离近、劳动力成本低的东南亚成了理想的中转地。而在此次行政令中,美国宣布要对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的产品分别征收46%、49%、45%、37%的关税。
此前,也有跨境电商卖家到巴西、墨西哥建厂或者做转口贸易。根据美国政策,巴西、墨西哥的企业只需要额外缴纳10%的从价税。
“如果等你搬过去后,建厂生产,第二天美国对巴西征税到45%怎么办?”对于没有被美国关税“重拳”波及到的国家,从业者也没有信心。田勇也认为,对于这些国家,以后美国要么直接堵,要么要求它们对中国产品征税。
4月3日,对于美国白宫征收“对等关税”,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称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并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单边关税措施,与贸易伙伴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