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媒体格局的演变,在各个平台浏览视频的观众正在从“桌下”来到“桌上”。和中文语境中的“上桌”异曲同工,近年来观众自主选择对平台、品牌和创作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通过搜索、订阅、评论和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进行讨论来决定流行文化的走向。也就是说,如今的“高质量”视频的定义权从品牌和创作者转移到了观众手中。
Youtube最新发布的一篇报告「Why We Watch 2.0」就聚焦这个问题,分析内容达到哪些指标才能符合观众对“高质量”的要求。我们将其分享出来,以期为出海品牌的社媒视频内容策划提供细致实用的启发,帮助品牌洞察消费者需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TOP 01 观众真正想看什么?情感联系决定内容质量
随着个人创作者的增多、个性化表达成为社交媒体视频内容的主流,而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据报告对12,000名视频观众进行的研究表明,关于视频内容,情感方面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技术指标: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高质量的内容需要在技术和情感两个层面都有所表现。
数据表明,目前仅关注视觉效果的观众已经不到1%。观众渴望与他们消费的内容建立更深的联系。86%的观众认为高质量的内容可以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调查发现,91%的人认为高质量的内容应该是有意义的,90%的人认为内容应该是相关的、有共鸣的。
而从年龄上看,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对视频内容有不同的情感需求。35岁以上的观众更关注可信度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性,而年轻观众更关注创意和个人相关性。
在所有平台中,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高质量的内容是值得信赖的。由于当下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快速、大范围传播,使人们更看重信任在数字时代日益重要的意义。
TOP 02 情感投入与内容投资:让观众更投入的视频更有价值
研究表明,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60%的Z世代消费者认为,他们在视频平台上投入的精力越多,获得的高质量内容就越多。也就是说,越“沉浸”的观众越认可他们所看到的视频的价值。同时报告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投入增加,参与者对广告的接受度提高,支持创作者的意愿增加,对品牌或产品相关营销的接受度也随之翻倍。
高质量内容应能满足用户对于情感、可信度、相关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还体现在观众对这些平台经营模式的反应上。当广告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目的时,观众对社媒营销的接受程度更高。
TOP 03 如何创作加深情感联系的高质量内容?
1. 注重情感共鸣
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期望不仅包括技术标准,更注重情感层面的共鸣。在进行内容创作时,品牌应确保推广的内容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反应,如快乐、灵感、放松等。例如,品牌故事视频应围绕能触动观众情感的主题展开,比如讲述品牌如何为消费者带来生活上的改变等。
2. 强调真实性和相关性
真实性在建立与观众的深度联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营销人员要确保所呈现的内容真实反映品牌价值观和产品特点,避免虚假宣传。同时,内容要与目标观众的兴趣和生活相关,比如针对年轻观众的产品广告,可以结合他们关注的流行文化、生活方式等元素,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3. 满足多样化需求
认识到不同年龄段观众对内容的偏好存在差异。对于35岁以上观众,可注重内容的可信度和故事性;对于年轻观众,则要突出创造力和个人相关性。因此,在内容策划时要考虑到受众的多样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内容策略。
结语
YouTube是用户用来探索他们无尽激情和个人爱好的平台。高度的参与性和无与伦比的广泛性相结合,为品牌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受众参与度最高的地方与他们建立联系。这篇报告从平台角度提供了专业的科研结果,对内容质量与用户情感投入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数据,帮助出海营销人员洞察海外用户对视频内容质量的要求,助力品牌生产更能抓住用户痛点的营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