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亚马逊运营 数万条Amazon Listing中招!卖家:这太荒谬了!

数万条Amazon Listing中招!卖家:这太荒谬了!

一则关于“数万条listing被亚马逊AI误判删除”的消息迅速在跨境圈迅速传开,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近日,一则关于“数万条listing被亚马逊AI误判删除”的消息迅速在跨境圈迅速传开,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此次事件不仅让众多卖家措手不及,也再次将亚马逊的AI审核机制推向了风口浪尖。

据多家行业媒体报道,亚马逊近期正加大力度对平台上的违禁词进行排查,但在排查过程中大批卖家listing因含有被AI系统误判为违禁的词汇而被删除。

一位地毯大卖表示,其在产品介绍中提及自家产品风格类似“波斯地毯”,这本是一种对产品设计风格的描述,却意外触发了亚马逊AI系统的“敏感神经”。

据了解,亚马逊AI系统错误地将“波斯地毯”描述解读为产品真实来源于中东的波斯地区,进而要求商家提供证明文件。面对突如其来的要求,商家一时之间难以应对,加之亚马逊的回复滞后,最终只能无奈地将商品下架,损失惨重。

“上周我们因为这个原因删除了数万个listing……亚马逊部门在解决案件方面非常无能,许多人花了12-14天才让他们解决问题,这太荒谬了!”

“亚马逊要尝试2-3次才能让每个列表恢复,然后几个月后他们又会误判。”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有不少卖家反馈,他们的listing因含有诸如“Turkish”、“Persian/Persia”、“Moroccan”等地理名词而被AI系统误判为受限商品。这些词汇在跨境电商中本是常见的商品描述元素,却因涉及特定地区而“躺枪”。更有甚者,一些卖家的产品名称中仅包含“波斯语”等语言类词汇,也未能幸免于难,被AI机器人误判为违规。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亚马逊大规模排查违禁词,或与平台的贸易管制法律密切相关。亚马逊的贸易管制法律页面明确规定不得销售来自古巴、伊朗、北朝鲜、叙利亚、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除外)等国家的商品。而上述被误判的词汇中,不少与这些受限国家及地区有关,从而导致了AI系统的误判。

但对于卖家而言,这样的解释很难说服他们。卖家纷纷质疑亚马逊AI审核机制的准确性和智能性,认为其过于机械地执行规则,忽略了上下文语境和实际情况。不少卖家表示,他们的产品并未违反任何制裁政策,却因AI系统的误判而营销销量,损失惨重。

面对卖家的质疑和不满,亚马逊方面虽然已有所回应,但似乎并未能完全平息风波。有卖家透露,他们收到了亚马逊的回复称,相关ASIN被标记为受限商品,确实是因为违反了制裁要求。然而,这样的解释并未能消除卖家们的疑虑和担忧。他们担心,在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中,类似的误判事件可能会再次发生,对他们的业务造成更大的冲击。

事实上,这并非亚马逊AI审核机制第一次引发争议。早在今年6月,就有不少卖家反映其非受限产品的listing遭到了误判。这些商品被错误地归类为活体植物等受限类别,虽然随后大部分被误判的listing已陆续自动恢复,但仍给部分卖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和困扰。

总而言之,对于卖家而言,在享受亚马逊平台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时刻关注平台的政策动态和审核机制的变化。特别是在备战销售旺季的关键时期,卖家更应加强自查自纠工作,确保产品描述和关键词的合规性避免触及AI审核的“雷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跨境电商头条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是深圳市从事跨境带脑子商务以及相关服务的企业自愿联合结成的地方性,行业性和非营利性组织

为您推荐

亚马逊新品推广出单转化率提升30%!

新品上架总是让人既期待又紧张——Listing优化得挺好,广告也投了,可单量就是不见起色。很多卖家在这个阶段反复折腾,最终无奈放弃

标品秋促推不起来?流量分层打法教你精准收割流量

需求稳定、款式迭代缓慢的标品。消费者对产品设计、主题等非标属性要求不高,市场现有款式已能满足需求

亚马逊精品选品全流程拆解

今天带你们了解一下垂直类目选品秘籍——九步分析法。用数据说话,用案例验证,手把手教你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切口

一些比较实用的差异化选品策略

亚马逊选品差异化是跳出价格战、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真实案例,希望能给你的选品工作带来新思路

关于亚马逊向国内报送数据(附应对方案)

所以亚马逊报送的是销售额(同步还有后台账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这将关闭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