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跨境资讯及干货,请关注公众号:深圳艾维
作者:IWISH艾维
前言
产品转变成商品,必须要经受住市场的检验,要么解决问题,要么满足需求。
因此,这篇内容,小艾想就开启独立站项目离不开的“产品调研”,讨论一种解题思路,同大家分享产品经理必备的“KANO模型”,帮助大家更好地捕捉到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升用户整体的体验与满意度。
一、KANO模型是什么?
这是一款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来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升级,从而确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优先级。
二、需求属性分类
KANO将需求划分为五类,分别以英文字母M、O、A、I、R表示。
1 必备型需求(M):简单理解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就是用户认为该款产品必须要具备的功能。如果没有,用户会不满意;反之具有,用户会觉得理所当然。
2 期望型需求(O):这个属性就是多多益善类型,产品的期望型需求开发的程度与用户的满意程度是呈正比。
3 魅力型需求(A):理解为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有自然是正向作用,没有的话,影响也不大。
4 无差异型需求(I):需求被满足或未被满足,都不会对用户的满意度造成影响。
5 反向型需求(R):该需求与用户的满意度呈反向相关,类似吃力不讨好,越满足该要求,用户的满意度越下降。
三、效果系数与计算公式
我们通常会认为,以上五个需求属性,从优先级满足来说:必备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反向型需求。
另外,通过“Better-Worse”系数来看:
Better系数=(期望数+魅力数)/(期望数+魅力数+必备数+无差异数)
Worse系数=-1*(期望数+必备数)/(期望数+美丽数+必备数+无差异数)
如果当Better的数值为正,且越接近1,则表示该需求越被满足,用户的正向满意度的作用会越高;
当Worse的数字为负,且越接近-1,表示该需求越没被满足,用户的满意度会越低。
四、案例示例
以智能电脑为例,使用KANO模型,如何拆解分析产品的用户需求呢?
首先,通过问卷设计→问卷评审→问卷回收→数据分析→产出报告,共计六大环节。
我们可以针对产品的功能点,从“积极与消极”评价,分别列出5*5的统计表,将“我很喜欢”、“它理应如此”、“无所谓”、“勉强接受”、“我很不喜欢”根据KANO需求属性原则,将该表分为6类属性:可疑(Q)、魅力(A)、期望(O)、无差异(I)、反向(R)、必备(M),并分别以不同的背景色标注,便于统计。
如下图所示:
回到智能电脑案例本身,我们根据以上提及的方法论去尝试梳理用户需求,把不同的需求因素分别对应到不同的需求类型,这样我们就能清晰了解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程度时各个因素的强弱情况。
五、我们的一点儿经验谈
在我们的实践中使用KANO模型可以有规避掉一些固有思维标签,比如:误以为“没有抱怨”就等于“用户满意”的想法,以及在产品性能更新迭代上的抉择优先级等等。
同时,在实践中也建议大家注意避免问卷过长,反复询问,或者问题过于专业,聚焦到具体参数等,导致用户无法真实反馈,收集信息不够准确。
六、KANO模型与CHATGPT的碰撞
在我们已经熟练掌握如何使用KANO模型理论来指导我们实践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尝试如何提升效率,以及拓展的调研边界,尝试将KANO模型和chatGPT相结合。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