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亚马逊运营 在咖啡馆遇见学员,探讨了两个亚马逊运营问题

在咖啡馆遇见学员,探讨了两个亚马逊运营问题

从选品上,学员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个产品在明明是刚需类的基础上却选了多SKU组合,增加了备货的难度和压力,当然,这种压力延伸一步,遭遇打造失败时,损失也翻了几倍

周末在咖啡馆待了半天,居然还遇到了学员。

询问学员当前的产品打造情况,学员的反馈是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进一步的情况是,学员选择了一款刚需功能性产品,却因为在调研过程中看到不同的卖家的不同颜色都卖得不错,于是,上了多个颜色组合,一下子,一个刚需产品,硬生生的做出了四个SKU,但事情还没有到此停止。在这款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学员发现总是收到差评,好评率只能维持在3.9-4.0,于是,学员就想着去改善产品质量吧,一不做二不休,学员又上了一条更换材质的Listing,同样的四个颜色,顺利的把一个刚需产品变成了八个SKU,总的备货量高达5000+,销量没上来,再加上两条Listing因为同一关键词而相互抢流量,整体表现只能是焦虑的叠加。

学员的另一款产品的情况是,电子类产品,基础款是一个USB口的,学员想着做一点偏冷门,选择了三个USB口的款式,结果是,拿货成本高达30多块,销售自然也差强人意,另一个糟糕的情况是,广告的转化很差,学员说,之前听你讲课时说有些卖家因为选择了热门产品导致100美金广告只能带来两单时我们觉得这样的卖家挺搞笑,现在一看,自己不就是这样嘛!

听了学员讲述自己从选品到运营的过程和思考,我带着他一起做复盘。

从选品上,学员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个产品在明明是刚需类的基础上却选了多SKU组合,增加了备货的难度和压力,当然,这种压力延伸一步,遭遇打造失败时,损失也翻了几倍;第二款产品呢,背离了选偏冷门“先求生存,再求发展”的选择,也背离了田忌赛马选中低成本的选择,以致于自己的拿货成本高就必须高售价才能做出利润,而高售价带来的后果就是转化率低,广告投入产出比低的状况,最后的结果就是无法达到盈利的目标。

在运营上,学员在广告上也是几经调整:广告点爆了,增加预算,花费更多了;自动广告表现不好,开手动试试,表现也不好,花费更多了;自动中表现好的几个关键词拿出来开手动,手动的表现依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花费又多了。其实,这些调整中,看似都挺用心的,但又确实背离了我在课堂所讲,“如果预算不多,运营经验不丰富,尽量保持一个广告活动即可。”“至于广告预算,30美金兜底,50美金封顶,如果经验不够多,兜底金额可以再低点,但封顶金额一定要牢记,至少可以帮你降低风险。”

学员说,我正是因为还没有做出成绩,所以都不好意思去见你。我给学员提醒,学习这件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次听课时因为没有经历过运营上的具体状况,听了课感触也不深,现在操作了一段时间了,不妨回去重新复听一遍。有时候即便是课程大纲完全一样的一节课,也会因为讲课的结构有所差别,引用的案例有不同,理解起来也截然不同。

希望学员能够安排出时间回来再复训,毕竟,复训是免费的,毕竟,没有谁能凭借听一次课就能成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跨境电商赢商荟

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赢商荟, 推送跨境电商新闻,分享跨境电商干货,传递跨境电商技巧,揭秘跨境电商黑幕。365天,每天更新不断,您口袋里的跨境电商小助手

为您推荐

亚马逊新品推广出单转化率提升30%!

新品上架总是让人既期待又紧张——Listing优化得挺好,广告也投了,可单量就是不见起色。很多卖家在这个阶段反复折腾,最终无奈放弃

标品秋促推不起来?流量分层打法教你精准收割流量

需求稳定、款式迭代缓慢的标品。消费者对产品设计、主题等非标属性要求不高,市场现有款式已能满足需求

亚马逊精品选品全流程拆解

今天带你们了解一下垂直类目选品秘籍——九步分析法。用数据说话,用案例验证,手把手教你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切口

一些比较实用的差异化选品策略

亚马逊选品差异化是跳出价格战、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真实案例,希望能给你的选品工作带来新思路

关于亚马逊向国内报送数据(附应对方案)

所以亚马逊报送的是销售额(同步还有后台账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这将关闭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