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一门课和自己摸索学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课程可以帮你快速的做梳理,把和一个问题相关的问题集中汇总,做到尽可能全面的呈现,并且,再以最直接的方式给出答案的同时还会告诫你哪些是应该规避的弯路、应该绕过的坑,而这些事项,如果靠自己摸索,要么消耗太多的时间,要么在自己亲自体验过程中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比如下面这些,关于FBA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孵化营课程中一节课的一部分,但却足以让很多卖家眼前一亮、脑洞大开。
问题一:如果明明是同款产品,自己的FBA配送费比竞品高,该怎么应对?
步骤一:在卖家中心后台产品编辑框中检查,看自己的产品包装尺寸/重量与对应的FBA收费标准是否一致;
步骤二:如果后台标注的重量/尺寸和实物不一致,开CASE找客服申请重新测量并更新;
步骤三:如果费率更新成功,而前边有部分产品的费用算错,要继续开CASE申请索赔;
延伸:为了避免亚马逊系统把FBA费用算错,卖家要养成一个习惯,每周查看一次卖家中心后台“付款”页面中的“交易一览”中的付款明细,看自己的每个产品的扣费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要及时开CASE找客服申请修改和索赔。
延伸案例:曾有多个卖家因为迷迷糊糊算不清,产品卖了很久,发了多批货,自己一直觉得赚钱,不成想却是亏损的,当终于意识到亚马逊系统多扣费而开CASE后,虽然亚马逊最终退回了最近一批货中多收取的FBA费用,之前的却拒绝赔偿,因为“查无实据”了。
经验教训:运营就是把握全局的同时关注细节,但仅仅靠自己摸索,很难实现。
问题二:FBA货件接收数量不准或者有货件丢失,该怎么办?
1、首先要查看和确认接收数量与发货数量是否一致;
2、刚上架的前几天会有混乱,货件查询与确认要以货件状态显示【完成】为准;
3、如果货件数量对不上,要查询物流单号,判断看是物流问题还是亚马逊仓库问题;
4、如果物流问题,与货代协商赔偿;如果是亚马逊仓库问题,开CASE申请调查丢失的货件并索赔。
问题三:正常创建货件时,遇到了分仓该怎么办?
解析:
分仓的原因:
1、创建货件时,数量低于30件商品;
2、包裹尺寸为超大尺寸商品;
3、亚马逊系统默认就是【分仓】模式,分仓具有随机性。
常用的避免分仓的方法:
1、更改发货地址为目标仓附近的地址,降低分仓几率;
2、如果单次发货(数量/重量/尺寸)不多,可以后台设置亚马逊【合仓】服务,具体路径:设置–亚马逊物流–入库设置–编辑–库存配置服务(选择合仓,亚马逊是收费的,但具体单个货物的收费要根据你的产品重量/尺寸来决定,而总费用则还要取决于你此批发货数量的多少);
3、删除已被分仓的货件,新建一个货件,增加总数量,被分仓后,留下一个货件数量和实际发货数量相近的先发走,剩下的那个可以后续再发(此方法偶尔采用即可,不可每次都采用,容易导致账号FBA发货服务受限);
4、向万能的服务商求助:有风险,但偶尔可用。
除了上述这些,关于FBA发货的相关内容,在课程中还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案例和细节,每一个案例的背后都是别的卖家血淋淋的教训,而每个细节都可能要么帮你节省时间,要么帮你节省成本。
运营路上最快的路就是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无需重新发明轮子,把别人的经验教训用于自己的实践中,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