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亚马逊运营 投诉需警惕,已有N多亚马逊卖家因投诉别人而掉坑

投诉需警惕,已有N多亚马逊卖家因投诉别人而掉坑

按照我接触的卖家的反馈来看,类似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而且,是否会被判定为品牌滥用对于卖家来说是无法预见的,正是基于此,我给孵化营学员和我们自己运营团队的建议是:不再为这些小屁事再去投诉

最近几期孵化营的课程中,给学员强调最多的一项就是,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情而轻易去投诉别的卖家,比如被跟卖了、被盗图了、标题和文案被抄袭了、专利或者版权侵权了等等,为什么要反复提醒呢?因为亚马逊系统今年在处理上述这些投诉时做出了一些在我们作为普通卖家看来匪夷所思的动作:投诉成功了,接着收到系统通知,自己涉嫌品牌滥用,品牌备案被撤销了;投诉没成功,收到投诉被拒的同时,又收到系统通知,因为涉嫌品牌滥用,导致品牌备案被撤销了。

总之,无论你投诉成功与否,都有可能遇到一种情况:品牌备案被撤销。 

比如下面几张聊天群里的截图: 

按照我接触的卖家的反馈来看,类似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而且,是否会被判定为品牌滥用对于卖家来说是无法预见的,正是基于此,我给孵化营学员和我们自己运营团队的建议是:不再为这些小屁事再去投诉! 

说一说被判定为品牌滥用之后可能导致的后果吧: 

一、Listing无法编辑修改; 

二、Listing A+页面无法调整; 

三、Listing图片被删除也无法进行添加; 

那开CASE有用吗? 

如果有用,我就不写这篇文章做提醒了。 

至少,不是全部有用的。 

虽然我在上课时总会讲到“亚马逊是世界上最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这一理念,但说实话,作为卖家,遇到的那些事,还真的不能对应这句话。 

那怎样平衡自己的心理呢? 

我给自己的安慰是:虽然他们不作为,但还好他们不乱作为,即便他们的人不作为,还好他们的人也很少能够突破规则强作为。 

这确实就是我个人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自己还有一个店铺因为投诉别人盗图而被判定为品牌滥用,一些产品五行特性莫名消失,一些产品图片消失,开CASE找客服,无解,找亚马逊中国团队的所谓高层,同样无解,销售额从20万美金已经下滑到14万美金,如果不是这波遭遇,当前的销售额应该也奔着25-30万美金去了,损失实在惨重。 

回想这一遭,吃亏就吃在格局小了,眼里容不得沙子。 

我们投诉的过程是,因为竞品抄袭了我们的图片和文案,运营的同事看到了,于是开CASE询问亚马逊客服,这种抄袭可以处理吗?客服的答复是可以,于是,去投诉了,没把对方投诉下来,反倒是自己的品牌备案被撤销了。 

经历这么一遭之后,我在内部会议时反复强调,能够抄袭我们的图片和文案,反映出对方的运营实在不怎么着,而对于一个运营能力不行甚至连拍图的预算都没有、写文案的能力都没有的卖家,根本也不是我们运营上的对手,所以,对于这类事情,可以直接发邮件给对方提醒,但以后要坚决避免去投诉,即便投诉成功了,导致对方账号受到影响,说不定这些小人还会反过头来给你添乱,而即便对方不添乱,亚马逊系统的处理已经给我们增添了这么多的困扰,实在不值得。 

也正因为如此,想借此文给大家提醒,投诉别人时,一定要小心!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跨境电商赢商荟

微信公众号:跨境电商赢商荟, 推送跨境电商新闻,分享跨境电商干货,传递跨境电商技巧,揭秘跨境电商黑幕。365天,每天更新不断,您口袋里的跨境电商小助手

为您推荐

亚马逊新品推广出单转化率提升30%!

新品上架总是让人既期待又紧张——Listing优化得挺好,广告也投了,可单量就是不见起色。很多卖家在这个阶段反复折腾,最终无奈放弃

标品秋促推不起来?流量分层打法教你精准收割流量

需求稳定、款式迭代缓慢的标品。消费者对产品设计、主题等非标属性要求不高,市场现有款式已能满足需求

亚马逊精品选品全流程拆解

今天带你们了解一下垂直类目选品秘籍——九步分析法。用数据说话,用案例验证,手把手教你在红海中找到蓝海切口

一些比较实用的差异化选品策略

亚马逊选品差异化是跳出价格战、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些实用的策略和真实案例,希望能给你的选品工作带来新思路

关于亚马逊向国内报送数据(附应对方案)

所以亚马逊报送的是销售额(同步还有后台账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

这将关闭于 0